1955年,毛主席说潘汉年“从此不能信用”。



潘汉年曾是我党杰出的地下工作者,毛主席何出此言?

地下战线

潘汉年是江苏宜兴人,早早加入我党,曾担任过我党宣传部文委书记、中科特情报科长、上海市委副书记等职务。

他的工作也得到毛主席等领导人的认可,毛主席还曾幽默地称呼他为“小开兄”。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犹如一座“孤岛”,敌人曾多次对我党在上海的地下人员展开抓捕行动,并且试图找到我军的根据地。

潘汉年是我党隐蔽战线的翘楚,他曾利用敌人的矛盾和弱点,为我党召来一部分同盟者,扩大了情报获取的通道,建立起了我党的情报网。

可潘汉年却给自己埋下了一颗“地雷”。



在潘汉年召来的同盟者中有一人是“墙头草”,曾在我党、国民党都待过,投靠过日本侵略者,又加入了汪伪政府,他就是“李士群”。

李士群此人阴险狡诈,自私自利,是民国十大汉奸之一,组建了76号特务组织,残害过不少抗日战士和爱国人士。

但李士群有两个缺点,他怕死,又贪权。



当时,李士群虽是汪伪的心腹之一,但他遭到周佛海的仇视,同时,日本人也对他多有猜测,这让李士群非常不安,他急于寻找一条退路。

李士群想尽办法联络上了我党人员,表示自己当年并非有意背叛,还强调他没有出卖过组织。

潘汉年与中央商议后,认为可以适当的争取李士群,毕竟李士群在汪伪政府和日本人那边位高权重,可以给我们提供更高层别的情报,以便我军可以提前准备。



经过一番讨论,李士群成为了潘汉年的一名“线人”。

没多久,李士群就递给潘汉年一份重要情报,他说,“敌伪即将‘扫荡’苏北根据地”。

潘汉年及时传回消息,新四军迅速做好准备,避免了一场战争。

1942年秋天,上海租界被日军全部占领,李士群与潘汉年说,“他们会时不时去‘清乡’”,这也变相给潘汉年提供了情报。



经我党组织研究决定,上海地下党人员要尽快撤退,可由于人数众多,大家一致决定让潘汉年去找李士群,让李士群掩护大家撤退。

李士群同意了,并和潘汉年表示,“等潘汉年抵达根据地,可以与他继续用电台沟通”,为了方便,李士群还给了潘汉年一本密码。

不久后,潘汉年被任命为华中局情报部长,需要他重新建立起上海的情报网。



这次,潘汉年明显感觉到李士群有问题了,发生了什么?

潘汉年和李士群的联络却突然变得不顺畅,很难再获得有关日伪军“扫荡”的情报。明明日伪军已经做出了“扫荡”准备,可李士群那边却一言不发。

潘汉年与组织汇报后决定回上海一趟,与李士群亲自见面。



不曾想,这一次潘汉年还多见了一个人,正是这个人让潘汉年后来有口难言,这个人是谁?

胡均鹤是李士群的助手之一,他带潘汉年先去了苏州,可等潘汉年到了,李士群家人却说他去了南京。

这时,潘汉年已经感到蹊跷。

因为往常李士群对见我党人员都是非常积极的,从前没有过让潘汉年三次扑空的事情。



可在离开时,潘汉年犹豫了。

其一,他没有合理的借口突然离开,若是李士群助手发难,他难逃被捕厄运;其二,敌人虎视眈眈,李士群是当时最接近敌人核心层的人,潘汉年还是想从他嘴里套出情报。

潘汉年跟着胡均鹤转道来了南京,可他依然没见到李士群。

潘汉年空等一晚,准备离开时,李士群终于出现了,他突然和潘汉年说“汪先生目前心情不好。



听说你来了很高兴,他想和你谈一谈”。

潘汉年立刻明白是李士群故意骗他来南京的。

潘汉年想着可以从汪精卫和李士群的嘴里套出有用的信息,便同意了见面。

这次“南京会面”,为潘汉年的人生埋下了一颗“地雷”。

后来发生了什么?



错失良机

当潘汉年回到上海,李士群立刻又给他介绍了一位日本军方人士,并对潘汉年说,这人是专门负责津浦、沪宁一线“清乡”工作的。

潘汉年本因李士群诓骗而情绪低落,见李士群让他与日方人员会面套取情报,潘汉年也确实得到了日军“清乡”工作的后续安排。

回到根据地的潘汉年一直记着与汪精卫见面的事情,却不知为何没有向上汇报。



此后,汪伪政府和国民党常拿与潘汉年会谈一事做文章,毛主席等人也有耳闻,但大家都觉得潘汉年不会擅自决定会面,都认为是敌人的离间计。

毛主席等人当时还特意致电华中局,让大家不要相信这个谣言,要坚信潘汉年此人。

此时,潘汉年曾想过坦白,但他没有说。



潘汉年将与汪精卫的会面深埋于心,直到1955年,胡均鹤被逮捕,潘汉年才向组织汇报了当年秘密会面的情况。

最先拿到潘汉年报告的是他的老领导陈毅。

陈毅听潘汉年说完彻底愣住,根本想不到潘汉年会隐瞒如此重要的事情,他安慰了潘汉年几句,便拿着潘汉年写的报告去找了毛主席。



毛主席看完报告震怒不已,批示了一句“此人从此不能信用”,并且做出了逮捕潘汉年的决定。当晚,潘汉年就被捕入狱了。

过了数年,陈云亲自查阅了潘汉年的案件相关材料,并对此案展开复查工作。

据调查,潘汉年当时见汪精卫是被迫的,李士群等人虽没有绑住他,但也没有给潘汉年离开的机会,潘汉年自然无法在会面前上报组织。



而且,在潘汉年与汪精卫会面后,我党和我军并没有受到任何损害,足以见得潘汉年并没有说出我党机密。

潘汉年唯一的问题是,他与汪精卫会面后没有立即向组织报告。这大概也是当年让毛主席等人十分意外且生气的原因。

1982年夏天,潘汉年平反昭雪,宣告无罪。



参考资料:
[1]党史博采 《潘汉年与汪精卫南京会面的历史真相(上下)》 20130712
[2]上海党史研究 《潘汉年冤案前前后后》 19951215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