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时,糯米是泡还是不泡?牢记3点,不漏米不夹生,又香又糯

临近端午节,很多家庭都亲手包起了粽子,虽说比买现成的辛苦不少,但自己做既好吃又有仪式感,这个节日过得才更有意思。



说到包粽子,若是不掌握技巧,粽子出锅很容易出现漏米、夹生、不香糯的情况。那么,到底怎么做呢?首先要弄清楚糯米是泡还是不泡?很多人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怕糯米泡久了失了口感,又怕糯米不泡煮出来夹生。

之前我不会包粽子的时候也由此疑问,后来亲自试验了一下才发现,原来泡糯米或者不泡都是可以的,只是口感不太一样。不过想要粽子做好不翻车,需牢记3点窍门,这样粽子出锅保准不漏米不夹生,又香又糯。



下面就来分享一下包粽子的详细做法,以及窍门,赶紧来看看吧。

【包粽子】

包粽子之前把一些准备工作做好,若是不想泡糯米的话,淘洗两三遍就可以了,稍微沥水使用;若是想泡糯米的话,差不多泡两三个小时就行,不要泡太久,不然影响口感,还会营养流失。



粽叶分两种,一种是干的一种是新鲜的,若是干粽叶,要提前一天放在水里浸泡变软,若是新鲜粽叶,放在水里浸泡两个小时。泡好后逐片清洗干净,再入锅加入清水和少许食盐,煮到沸腾后继续煮两三分钟捞出,如果粽叶非常多,要分次入锅煮,煮好后捞出。

煮过的粽叶放在凉水盆中泡着,接着修剪掉两端,使其边缘圆润‌,这样粽叶就处理好了。



糯米和粽叶都准备就绪,我们就可以包粽子了,如果想吃有馅的,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准备,比豆沙、红豆、红枣、猪肉等。下面以白米粽为例。

取出两片粽叶,头尾交错着叠在一起,两边向中间围成一个漏斗型,底部要折叠好,不然会漏米。



将糯米放进去,装到九分满,稍微按压一下。拇指和食指捏住顶部宽处,向内稍微挤一下,形成两个小耳朵,离自己近的这个角尽可能形成一个尖角,再将叶片折下来,盖住米,并用手捋成三角形,两边多余的叶片向下折,形成一个盖子,接着将多出的叶子向左折起来。取一小节绳子拦腰绕几圈,同时将叶片的封口部位也牢牢的捆绑住,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馅料)



把所有糯米或者粽叶用完,粽子放进锅内,加入清水,没过粽子,再放入少许盐和食用碱,开火煮开,再转小火,焖煮至粽子熟,至少煮两三个小时,再关火焖一个晚上,就可以食用了。想要节省时间,也可以选用高压锅、电饭锅都行。

包粽子,不管糯米泡不泡,都要牢记3点:

第一点:粽叶不要洗了就包,记得先放锅里煮一会儿,再用凉水浸泡,经过这样处理后,可以增加粽叶的韧性,包粽子时和煮的过程中不易破裂漏米。



第二点:装糯米的时候装到九分满并压紧实,这样不会漏米。

第三点:煮粽子时,除了加少许盐,还要加少许碱,这样可以软化粽叶,释放更多的清香,而且能使糯米的口感更加软糯好吃。

第四点:粽子煮好后,不要立即吃,最好关火后浸泡一段时间,粽子会更糯更香。



掌握好以上做法和窍门,包粽子你也可以做好,有时间就试试吧。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用,请给我收藏、点赞、评论、转发、关注,让更多的人看到,让大家一起学习,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们下次再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