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坐落于天府之国南部,以三苏文化闻名于世,山川秀美,文化底蕴深厚。

这里是眉州东坡创始人王刚的家乡,“从眉山出来,为世界做饭”,自16岁离家北上创业那天起,他的命运便和东坡美食紧紧相连。1996年,第一家眉州东坡在北京创立,面积不足300平方米,定位老百姓的川菜;2025年,眉州东坡在中国及美国已经拥有120家直营店,每步都走得很扎实。

二十九年来,眉州东坡遇到过供应链整合重构的难题,成本压力与消费者需求转变的挑战,多店模式发展和门店运营能力的考验……每逢这时,父亲那句“心中要有雄兵百万”的叮嘱便会浮现在王刚脑海,东坡先生谦卑、大爱、乐观、豁达的精神也指引着他和团队坚持做好每一顿饭。

春风已至,眉州东坡在“变”与“不变”中,展现着民营企业的“不止一面”。

一张煎饼折射早餐迭代,“消费者的声音最重要”

“欢迎来到眉州早餐”,工作日清晨的眉州东坡弥漫着饭菜香味,一切都显得忙中有序:门口的店员和老客户热情打着招呼;外卖员进进出出,在等餐的间隙低头看手机;年轻人大多匆忙进店,打包一份豆浆和油条带走;老年人则会慢慢享受品种丰富的早餐,吃完后顺手把餐盘放到回收处。

对眉州东坡来说,这样的场景再熟悉不过。

1999年,眉州东坡开始售卖早餐;2009年,眉州东坡早餐成为“北京市早餐示范工程”;2018年,自选早餐的推出让堂食和外卖变得更加便捷;2024年,每根3元的现炸芝麻大油条累计卖出83万根。

时至今日,据眉州东坡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周淼透露,眉州东坡在北京共经营22家早餐门店,朝阳区占比一半,“目前,早餐营业额在整体中的占比在25%左右,虽然调整售卖方式,比如把大油条改成半份售卖导致平均客单价有所下滑,但我们客流量增长明显,几乎是翻倍的态势。”


眉州东坡的早餐品种丰富。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李铮 摄

回过头看,眉州东坡早餐的成长之路,更像一场漫长的陪伴。

从推出自选早餐方便顾客挑选,强调“卫生是基础,服务是寿命”,到规范整体流程避免高峰用餐拥挤,再到上新半份早餐和新式餐品,例如售价3元的半份现炸双糖糖油饼、年轻人喜好的咖啡和可颂面包,眉州东坡早餐的每一次迭代,都承载了消费者的声音。

看似不起眼的煎饼便是鲜活的例子。“其实最开始我们只有10家门店在卖煎饼,还是应顾客需求才自主做起来的。”周淼笑道,“没想到呼声如此强烈,便开始着手统一标准,全门店上线。”

把杂粮面糊摊成饼状,磕上鸡蛋,按照顾客需求涂抹酱料,卷上薄脆和生菜,行云流水间,一张冒着热气的煎饼便被端上餐盘。

标准化操作的背后,对待消费者,眉州东坡考虑得很周到。“为了迎合春天的勃勃生机,我们在3月研发出菠菜煎饼,就是想让大家在早上吃饭的时候能有好心情”,周淼介绍,煎饼制作的每一步都是对技术标准的考验,面糊稀了难以成形,稠了又会变厚,火过大容易煳,火小了就没口感,所以眉州东坡对各项标准都进行了调整与统一,包括面糊要放多少克、摊之前要搅几下、什么温度才能翻面等。此外,“根据消费者的反馈,我们发现煎饼里的生菜受热后容易变软塌陷,吃的时候很不方便,就把整片的生菜进行切丝改良,还加入了紫甘蓝丝和午餐肉,让营养更上一个台阶。”

谈及煎饼的每次改良,周淼表示都源自消费者的声音,“这对眉州东坡来说最重要”。

服务三届奥运会,“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优雅和微笑”

在细节之处打磨餐品的同时,眉州东坡不断丰盈羽翼,于国际舞台展示着自己的另一面。

2008年北京奥运会,眉州东坡首次与奥运结缘,成为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奥运村(残奥村)运行团队的餐饮服务商,连续106个日夜,为13万人次提供了餐饮保障服务。优质的餐食和服务,也让其获得了“中国味道,奥运标准”的特别荣誉及金质奖章。

据眉州东坡亚奥区域总经理周丽萍回忆,当年的自己还是个小服务员,很年轻,对所有事都充满好奇和憧憬。“有一次店里来了8个外宾,每个人都点了一盘同样的豉椒牛肉,其中一个人说前两天来吃过,因为太好吃了所以带着朋友来尝尝,那一瞬间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同样是2008年,严格的礼仪训练给周丽萍留下了深刻印象。“从仪容仪表到服装配饰,都要执行统一的标准,微笑时要露牙,脸部表情不能僵硬。”周丽萍记得很清楚,拿捏不好微笑的弧度,她就在嘴里咬着一根筷子练习,“要有这种意识,时刻提醒自己在外宾面前保持优雅,自信微笑。”

2022年北京冬奥会,眉州东坡再次义不容辞地冲在前线,作为“中国之家官方餐饮服务商”“中国国家队膳食服务商”,为中国国家队官方保障团队提供三方面膳食服务。1月29日,“中国之家”在眉州东坡国奥村店正式挂牌;2月初,“中国之家主题文化展”对外开放,展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成就,以及中国国家队、运动员健儿们的中国精神和积极风貌,配合体育文化主题文创产品,为公众打造一个了解、关注、参与体育的好去处。

时隔两年,眉州东坡又把川菜的风吹向了国际。2024年巴黎奥运会是眉州东坡首次在海外的 “中国之家”提供餐饮服务。用眉州东坡董事长王刚的话来说,“我们必须严阵以待,拿出能够代表中国美食文化的高标准。”

为此,眉州东坡专门组建了24名“精兵强将”的保障团,先期抵达的团队负责设备调试以及食材进货、试菜等准备工作,团队集结后,便迅速开始精细化菜单。在精心筹备的菜单中,既有四川传统特色菜品,如国宴川菜鸡豆花、辣子鸡,也有东坡味道的呈现,如东坡肉、东坡泡菜等。


眉州东坡服务三届奥运会。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李铮 摄

与眉州东坡一起完成三届奥运会服务保障任务的周丽萍,如今也在北京安了家,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回顾在眉州东坡工作二十三年里的点点滴滴,她用“安全感”一词概括,“企业在最难的时候没有抛下我们,老板不服输的劲头也给了我坚定的信心,在这儿我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政策暖风化为暖流,“做好公益才能可持续发展”

对眉州东坡来说,与消费者和员工的双向奔赴,是支撑企业稳健发展的关键之路。在这条路上,朝阳区的各项政策扶持是一大助力。

截至目前,朝阳区民营企业数量达30万家,约占全区市场主体的九成,总数位居全市第一。民营经济已作为朝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朝阳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记者了解到,“宜商”是“五宜”朝阳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朝阳区40个行业实现“一业一证”办理,在区级政务中心设立“大型活动一件事”“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专项办理窗口,已累计推出62项集成服务,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便捷的服务。

“在新建连锁经营门店政策和老店改造上,我们实实在在得到了朝阳区各项政策的支持。”在周淼看来,这一方面减轻了眉州东坡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让民营企业更加有信心和底气,“在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方面也有很大的帮助。”

在充分享受政策扶持带来的红利之际,眉州东坡也在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今年4月,北京遭遇极端大风天气,“我们想到外卖小哥肯定很忙,便号召北京所有经营早餐的门店迅速行动,为他们准备专属免费早餐,包括豆浆、油条和溏心茶叶蛋等,考虑到有些人会对豆制品过敏,还提供小米粥作为选择。”同时,各门店敞开大门,让外卖骑手和路人进店歇脚避险,在狂风中传递善举暖意。

带着这份爱,眉州东坡于2024年终生认养了大熊猫“星星”,携手重庆动物园共同为熊猫保护、熊猫生存环境改善做出努力。在采访中,周淼分享了眉州东坡认养大熊猫的初衷,“眉州东坡是四川的企业,对大熊猫有独特的情感,包括我们的筷架设计都融入了相关元素,认养大熊猫也是源于两位创始人坚持要做一个能持续下去的公益事业,也只有做好公益,才能让团队可持续发展。”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苏轼《猪肉颂》中描述东坡肉烹制过程的诗句,恰好可以形容眉州东坡二十九年的发展历程:从容面对变化,坚守长期主义。未来,依旧有无限可能。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李铮

编辑 潘亦纯

校对 刘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