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没有网购,却突然收到一份神秘的快递,拆开后发现是一份“中央的红头文件”,只要加入群聊就可以申领最高280万元的“扶贫资金”。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您敢接吗?
天上掉馅饼?
部分居民收到神秘包裹
2024年11月份以来,在江西新余,有不少居民陆续向当地警方反映,他们在没有网购的情况下,莫名收到了来历不明的快递包裹,寄件地址都是当地,里面是一份所谓的“红头文件”。
新余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二大队民警 刘磊:主要内容就是国家准备下发一笔扶贫款,收到快递件的人是比较幸运的,收到后扫描宣传单上的二维码,进群之后诈骗分子就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诱骗收件人提供银行卡。
居民们收到的包裹里,除了假的红头文件以外,还有“扫码领福利红包”等传单,但无一例外,目的都是诱导收件人扫码加群,提供银行卡等个人信息。
由于这类快递大量从新余市投递寄出,警方综合研判,新余当地可能存在一个专门制作、邮递诈骗传单的犯罪团伙。
5人犯罪团伙被端
寄送9万多份诈骗传单
新余警方通过查询快递物流信息、走访线下快递网店,顺藤摸瓜锁定了一个盘踞在新余本地的犯罪团伙。
新余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二大队民警 章可:首先从快递面单入手,通过面单上的信息反查到快递是从江西省新余市万商红的一个快递网点邮寄出去的。经过我们实地走访摸排,找到快递点的老板询问。
顺着这条线索,警方缩小搜索范围,逐步锁定了一个5人的犯罪团伙。2024年11月底,警方开始收网,黄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分别在浙江台州,江西赣州、吉安、新余等地落网。
在新余市农村的一个偏僻仓库里,民警找到了这个团伙印制、包装快递包裹的生产线,仓库里还堆放着许多鼓鼓囊囊的麻袋,里面塞满了假冒的“红头文件”。民警在现场还查封了电脑、打印机等。
民警介绍,5名犯罪嫌疑人之所以能精准投送快递,是因为境外电诈分子提供了大量的个人信息,而这些个人信息都是电诈分子从境外非法渠道购买获取的。民警分析,5人邮寄快递,诱导收件人添加微信群,很有可能就是电诈的“前奏”。
警方查明,这个犯罪团伙一共投递出了92000多份诈骗传单,还有1万多份查处时未寄出。从接警到侦查、收网,警方行动迅速,这个犯罪团伙在新余当地制作、投递诈骗传单不到10天,就被一锅端掉,未造成收件人财产损失。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收寄时未验视快递物品 监管不到位
快递行业有着严格的收寄验视制度,快递员在揽收快递时,要依法当场验视用户交寄的物品是否属于禁寄物品,诈骗传单属于明确不能投递的禁寄物品。在本案中,这些传单是怎么寄出的呢?
警方查明,从2024年6月份,犯罪嫌疑人胡某某在境外某社交软件上认识了盘踞在境外的电诈团伙,后来找来了黄某、倪某某等人组成团伙,按照境外电诈分子提供的模板和收件人信息,打印快递单和诈骗传单,随后就送到农村偏僻的仓库里。这个团伙在本地还招聘了十多名人员,进行现场分装。
犯罪嫌疑人交代,最初,他们到处寻找可以投递诈骗传单的快递网点,但不停地被拒,后来找到仙女湖区某快递企业的一个揽投部,仅仅在微信上发送了一段打包快递包裹的视频,对方就同意揽收了。
案件发生后,新余公安、邮政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协作,密切配合,严查漏洞,最大程度打击犯罪分子利用快递渠道传播诈骗传单等违法犯罪行为。
新余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 李刚:大家如果接到了陌生的快递单,一定不能轻易去相信。可以通过官方的渠道去联系,而不是通过快递单上联系方式或者轻易地去下载他们所谓的二维码和一些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