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被子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通过晒被子可以去除里面的螨虫,让家人在盖被子的时候更舒服。特别是冬天,晒被子的效果会更好一些。我们家基本上一个星期晒一次被子,就只能拉长一点战线了。不过,晚上闻着太阳的味道入睡,真的太舒服了!你们家也经常晒被子吗?
闺蜜跟我说,她最近发生了一件和晒被子有关的事情,没想到还让宝宝生病了。
我觉得很诧异,怎么晒被子还晒出问题来了?闺蜜说,因为回农村婆婆家,被子晒在围墙上,晚上才收回来。结果第二天,宝宝却跟着生病了,身上起了不少小疙瘩。
到医院做检查拿药,花了好几百块钱,医生说是湿疹。婆婆一边心疼,一边说我,不会带孩子。婆婆说,晒被子中午不收回来,就会影响身体健康,尤其是宝宝的衣服,更要早点收回来。
闺蜜觉得很冤枉,我哪里知道“过午不晒被”的说法啊!再说了,也都是封建迷信,说不定娃就是赶巧生病了。
说真的,很多和公婆住的宝妈,都吐槽过自家婆婆说的“过午不晒被”,太阳高高照呢,就让把杯子、衣服收回来,还说寒气重,不能再晒了。
可是,刚放上去没多久啊!被子还没晒透,衣服也还没干啊!为啥就不能晒了?是不是太无理取闹了?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其实,在这点上,年轻人还是需要听一下老人的。他们所说的“晒被子不过午”,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从科学角度来讲,在中午十二点左右,就是紫外线最强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会慢慢下降,空气当中的水蒸气含量就会增加。而被晒干的被子,很容易会吸收空气当中的水分。
有时候即便是你用手摸着挺干燥,但晚上盖在身上,也会有些潮湿。遇到抵抗力差的,很容易就生病了。
另外,室外空气中的灰尘、飞虫比较多,如果晒被子的时间长了,很容易受到影响。再接触到宝宝的皮肤,就容易生病了。
而且,过了中午12点以后,紫外线本不充足,就算把被子晾晒到外面,实际上也是没有多大作用的。
宝宝的抵抗力差,接触到这些细菌,很容易就生病了。我闺蜜家孩子,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所以,晒被子、晒衣服,尤其是晾晒到外面的,还是尽量早点收。如果是在家里的阳台晒,记得过了中午就关上窗户,避免潮气进来。
那么,平时我们晒衣服和被褥应该注意到哪些方面呢?
首先,分类晒。
孩子的衣服、被子和大人的区分开晒,最好洗衣服也不要在一块。
晒衣服的时间,最好是在上午十点到下午两三点钟的黄金时段晒,这段时间的紫外线最强,杀菌消毒效果最好。
Tips:尽量用晒干的方式,最好不要用物理烘干的方式,可能不会很全面,也是容易生病的。
其次,不马上穿。
晾晒好的衣服,摸起来热乎乎的,但还是不建议马上穿,可以放在家里散热一下再穿。
如果放在室外晒,记得检查一下,有没有肉眼可以看到的小飞虫之类的。我们家是一楼,有个小院,每次晒出去的被子、衣服,我都要拍打一阵子,因为小区有绿化树,经常有虫子掉下来。
最后,选择好场地。
在给宝宝晒衣服和被子时,优先选择阳光充足的,通风效果好的地方,还有,要注意空气质量。
比如,周围如果有垃圾桶、废品、过多树木(杂草)之类的,一堆小飞虫来回飞,也很容易滋生细菌的。
所以老年人的说法并不一定是迷信,还要看他们说的,是不是符合科学?自己也查一下资料,了解一下。
下面几个晒被子、晒衣服的方式,也非常不可取哦!
×长时间暴晒:很多人晒被子就喜欢暴晒,感觉晒得时间越久杀菌效果越好。但真实情况是,晒被子太久,会降低保暖性。强烈的阳光紫外线除了可以杀菌,同样也会导致被子氧化纤维,降低保暖性。
另外,被子晒得太晚,很容易出现返潮,被湿气寒气所侵袭,这样晒了跟没晒有什么区别?甚至还可能更糟糕了。
×用力拍打被子:这可能是很多人的“标准晒被子”动作,感觉用手拍打一下,可以让被子变得更松软一些,还能把被子尘土拍打出去。
但其实,越拍打,棉被的纤维越容易碎,导致被子的整体性受到破坏,都被打成空壳了。
×随便搭着:找个竹竿、木棍、墙头,随便把衣服挂上了,这样也是错误的做法。
因为这些被搭着的物体,可能本身就有很多细菌,即使衣服晒干了,也会残留其中。等到穿身上,很容易有皮肤问题的。
给娃晒被子看起来只是一件小事,很多人都会不以为意,感觉很简单,就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其实其中有很多的技巧,掌握好了才能更好地保护娃的健康。
枕边育儿寄语:
有时候我们觉得,老人的说法,没啥道理,都是陋习。但认真分析过后,好像还是很有道理的,另外,大家晒被子的时候,也需要观察一下天气,如果天气不好或者空气质量不好,也建议缓一缓哦!你家晒衣服、晒被子,会在过午后收起来吗?你对“过午不晒被”有什么看法?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