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杭州网

最近,黄金价格回落

让不少人觉得是个不错的投资机会

却不慎落入了骗局

近日,安徽亳州的汪先生看到黄金价格回落,想趁机抄底,于是他将自己去年405000元购买的江诗丹顿“纵横四海”金表通过二手平台以38万元出售。

交易当天,买家并未出面,只是委托一名自称鉴表师的人上门交易。汪先生虽然有怀疑,但是看到鉴表师开着宝马车,钱也打得十分及时,就没有再多想。万万没想到的是,卖表款项到账不到3小时,他的银行卡就全部被冻结。

警方告知汪先生,他收到的这笔钱涉嫌诈骗款,20万来自四川成都的一位诈骗受害者,18万来自云南曲靖。随后记者联系云南曲靖警方,对方表示,案件正在调查,这笔款明确是这边(云南)被骗的被害人的资金,根据规定,必须要冻结,案件调查清楚后才能解冻。之后记者又联系了四川成都警方,对方表示,案件正在办理中。

汪先生钱表两空,十分后悔:早知道当时就不卖这块表了!


视频截图

小心新型电诈洗钱骗局!

小编查询发现,类似这样的案件近年来公开报道已有多起。据报道,去年9月,有多名上海市民在二手交易时,收到的货款变“赃款”,银行卡被冻结。

这背后涉及的是电信诈骗洗钱的新方式:买卖二手交易的保值品,它价格高、变现快,资金流转换迅速,也不易追踪。在进行交易时,诈骗分子往往表示出较强的购买意愿,往往中间还掺杂着日常聊天等内容,借由此骗取市民的信任。

这些所谓的买家往往以二手平台交易需要手续费、自己支付宝有限额、公司财务直接转账为由,获取卖家的银行卡信息,并用此银行卡作为电信诈骗资金“洗钱”的收款账户,而自己直接从卖家这里取走贵重物品。因此,真实打款人实际是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受骗者……


为避开平台直接交易,所谓的买家以各种理由向卖家要银行账号信息。

从反诈的角度看,冻结银行卡是预防违法犯罪、固定风险资金必需的手段。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会对涉风险的相关账户采取“止付”“冻结”等措施。骗子就是利用了银行卡冻结的灵敏性和时效性,将受骗者的“火力”引向二手交易的卖家,自己则获取到便于出售的实物,再将其卖出获利,以逃脱警方追踪。

上海盈科律师事务所沈志刚律师长期关注刑事案件中的银行卡冻结难题,他表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的若干规定》,他人善意取得诈骗财物的,不予追缴。因此,市民若遭遇上述套路,发现银行卡被冻结后,应提交相关材料证明交易的真实性,整理与买家的聊天记录、交易凭证、银行流水等,以便后续向警方证明交易过程中既无过错也无恶意,没有与买家有串通、勾结的行为,所收取的货款是交易所得。

而对于市民来讲,在进行交易时,尽可能通过平台进行交易。如果实在需要通过转账交易,也要仔细核对汇款方账户信息,确保账户名、账号和开户行等与买家身份一致,特别需要警惕现场购买人与实际付款人不一致的情况。

来源:民生大参考、上海民声直通车、广州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