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风徐徐,蝉鸣荔红。时下,正是荔枝飘香的季节,果农们又迎来了一年之中最忙碌的采摘、销售旺季。5月20日,高州法院巧借荔枝采摘热潮,走进村委会、果园、集市等开展普法宣传,通过现场讲解、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群众普及各类法律知识,以司法护航高州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


村委会里普法

“法官,我想在网上卖荔枝,得注意什么法律上的问题呀?”“法官,能帮我看看这个合同吗?”


在高州市金山街道西塘村委会,法院干警们与群众“坐到一起、谈到一起、想到一处”,了解今年荔枝的长势、产量及销售情况,并结合实际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果农们讲解荔枝种植、采摘、销售等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防范建议,引导他们通过正确的法律途径进行维权,树立“办事依法、遇事靠法”的法律意识。


荔枝园旁讲法

走进荔枝园,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果农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一派繁忙景象。法院干警们在荔枝树下开设起“普法小课堂”,和果农们边采边聊。“法官同志,要是遇到买家拖欠果款,我们该咋办呀?”一位果农忧心忡忡地问道。



“首先,一定要保存好相关的交易凭证,比如合同、收据等。如果对方拖欠款项,咱们可以先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干警们耐心回答,果农们听后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表示以后一定多注意。


小摊位前释法

在根子镇中国荔枝博览馆,游客络绎不绝,小摊位摆满了一筐筐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新鲜荔枝,圆润饱满的果实堆成小山。穿梭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干警们一边为现场的荔枝商户和往来游客发放《民法典》《水果购销合同参考样本》等相关普法宣传资料,一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规范使用交易单据、签订买卖合同中的注意事项等,让游客和商户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到实用的法律知识。



听完干警们的耐心解答,商户们纷纷感叹,“以前我们卖荔枝都是口头约定,有时候遇到不讲信用的买家,吃亏了也不知道怎么办。通过学法、用法,我们就有了‘尚方宝剑’,心里踏实多了。”

“这趟旅程真是收获满满!”广州客商李先生扬着手中的普法宣传手册,笑着说道。

(来源:高州市人民法院)

编辑:黄 茵

初审:李小玉

复审:林华善

终审:邹梦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