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近日,俄乌冲突的两方又在伊斯坦布尔重启直接谈判。

这本是一次备受期待的对话,各方都希望这能成为和平的起点,但现实却是令人失望的草草收场。

会谈进行了不到两小时,双方就在一系列关键问题上爆发激烈争执,谈判气氛迅速冷却。

俄方代表甚至在会场上拍桌子怒斥,放出狠话要乌克兰交出更多领土,令这场本应缓和局势的接触变成了一场外交“尴尬剧”。


快速会谈

外界原本对这次会谈抱有相当高的期待。

毕竟自2022年3月伊斯坦布尔协议草案失败以来,俄乌之间始终未能恢复高层直接对话。

如今,冲突持续拉锯已三年,战场僵局逐渐成型,战损代价不断上升,俄罗斯和乌克兰看似都有动力寻求某种形式的妥协。

因此,当两国代表团重返伊斯坦布尔,坐到同一张U型谈判桌前时,许多人一度以为这可能是一个突破口。

然而,现实给了观察者们一个清醒的答案:谈判一开始便步入死胡同。

俄罗斯代表团迟到入场,开口便抛出一套近乎苛刻的条件——乌克兰必须承认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四州归属俄罗斯,全面裁军至8.5万人以下,停止接收任何西方军事援助,放弃加入北约的意图,并保证境内不得驻有任何外国军力。


作为附加条件,俄罗斯还要求西方国家撤销自冲突以来对其施加的所有能源、金融与技术制裁。

对于这样的条件,乌方代表几乎毫不犹豫地表达了反对态度。

泽连斯基早已明确划出红线:不会承认任何乌克兰领土被俄罗斯吞并,也绝不会削弱本国军力来自废武装自己,更不会接受放弃加入北约的选项。

在乌方看来,俄方所提出的这些条件,不是谈判的出发点,而是压迫性的“停战勒令”。

更有乌代表团成员愤怒表示,俄罗斯所要求的,不仅是乌克兰的让步,更是国家主权的全面瓦解。

会场的气氛在短短十分钟之内骤然紧张,俄罗斯谈判代表情绪激动,当场拍案,并恶狠狠地放出警告:“你们这次不退让,下一次就不止是四个州了,八个州都得交出来!”

这句话迅速在现场掀起波澜,也成为事后国际媒体广泛引用的“谈崩标志”。

根据多方消息来源,俄罗斯所谓的“八个州”,除了前述四个被实控地区之外,还包括哈尔科夫、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萨等关键南部与中部区域。

俄方的这番“狮子大开口”,在乌方看来并非谈判诚意的体现,而是公然的政治恫吓。


乌克兰代表团团长乌梅罗夫对外表示,俄方提出的几乎每一项要求都与现实脱节,是对乌克兰国家根基的否定,“根本谈不下去”。

与此同时,乌方将主要议程聚焦于“立即停火”,认为唯有停止前线交火,才可能真正为谈判创造氛围。

但俄方并不接受这一思路,明确表态要“先达成大方向共识”再谈停火。

最终,双方唯一取得共识的,是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俘交换计划。

据称双方将互换各自俘虏的1000人,这是冲突以来最大规模的换俘行动。

俄方代表表示,对会谈“总体满意”,认为这是“良好开端”,但乌方则表示“几乎毫无成果”。

彼此说法迥异,昭示出会场上虽无硝烟,但实际仍然刀光剑影。


国际反应

在会谈场外,国际反应也迅速展开。

欧洲五国领导人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紧急视频通话,一致表示将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当日宣布,欧盟27国正酝酿第17轮对俄制裁方案,重点将放在追击“影子油轮”体系、冻结俄方金融资产、限制能源出口通道等方面。

德国总理默茨也表态称,“这场谈判未见突破,但下一步需要的是更坚定的施压。”英国、法国、波兰等国也均在不同场合强调对乌克兰的全面支持。

相较于欧洲的高强度介入,美国方面则展现出另一种姿态。

前总统特朗普在中东行程结束后并未如传言所说赶赴土耳其“参与调解”,而是直接返回美国。


据媒体报道,特朗普此行返国,是为了探望刚出生的外孙。

而在空军一号上,他接受采访时表示:“乌克兰手里没有牌……这场战争必须在我和普京之间对话后才能解决。”

他的这番话,虽然一如既往地模糊且带有个人风格,但也透露出美方并不真正看重此次俄乌会谈的成败。

而在俄乌谈崩、欧洲加强围堵的节点上,中国方面却传出另一重磅消息。

中国外交部宣布,一架专机即将赴俄喀山,出席中俄地方合作理事会第五次会议。

这一举动被外界解读为中国继续深化与俄罗斯多层次合作的信号,显示出中俄关系的战略韧性。

尽管北京没有直接介入此次俄乌和谈,但其在关键时间点的外交调度显然具备明确的政治意味。

这场本应为和平开启新篇章的对话,最终未能缩小任何实质分歧。

从当前局势来看,双方都没有为真正妥协做好准备。俄罗斯继续强调其地缘战略诉求,乌克兰则坚守国家主权的“最后防线”。

如果未来的战场局势没有重大变化,外交桌上的争执恐怕难以走向任何形式的妥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