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和讯网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今天在瑞士与中国举行了一次非常愉快的会议。双方讨论了许多议题,达成了许多共识。双方以友好但建设性的方式就全面重启双边关系进行了谈判。我们希望看到中国对美国企业开放,这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取得了巨大进展!
中国代表团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证实,双方会谈氛围是坦诚的、深入的、具有建设性的,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达成了重要共识。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明确双方牵头人,就各自关切的经贸问题开展进一步的磋商。不过,这次会谈不是最终的关税谈判结果,据悉双方代表团将在7月份进行第二轮贸易谈判,此次应该是对进一步沟通协商创造基础条件。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有一说一,中美都有达成新的贸易协定的现实基础。中美都有大幅减少关税的现实基础。对美国来说,美国需要中国供应链,一方面美国无法找到中国供应链的替代产品。高额关税已经导致美国物价出现通胀,甚至出现少部分的物资紧缺的情况,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美国社会经济必将遭到重创。另一方面,中方对美关税,会严重打击美国对华商品出口,尤其是美国的农产品和能源出口,这两大项产品的可替代性非常强。
具体来说,中美经贸谈判取得实质进展,但是还有三大问题没有谈拢。一是贝森特所说,特朗普以芬太尼为由,对华加征的两个10%关税,并没有取消;二是美国对中国货轮以及中国制造的货轮征收的港口费,中美联合声明并没有提及;三是800美元以下的小包裹豁免,美国也没有恢复,仍在征税。这说明什么,围绕经贸分歧,中美还会有博弈和较量,我国筹码是对于稀土的出口管制。
稀土资源(资料图)
由于特朗普团队官员之前都承认,中国和美国虽然贸易在表面上还是正常往来,但双方超过100%的关税意味着贸易几乎已经“关闭大门”,贝森特也表示这种情况是不可持续的。所以现在特朗普用了“重启”这个词语,释放了非常明显的信号,即这次谈判可能重新开启贸易大门。对于美国企业而言,他们要求的不是关税缩减,而是中美能“正常化贸易”,也就是将关税水平重置或者至少到可以接受的阶段。中美在瑞士的会议成果超出预期,或者说至少超过了贝森特的言论框架。
从中国的角度来说,我们的态度是一以贯之的,那就是要谈,我们欢迎;要打,也必然奉陪到底。而美国最近一直在寻求跟中国谈判,只不过由于美方一直没有拿出谈判的诚意,因此,我们此前没怎么搭理美国,谅了美方一段时间。后来,中方愿意跟美方坐上谈判桌,实际上就是我们释放的诚意和善意,也为这次中美会谈能够达成共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特朗普(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据报道,结束对中东三国的访问,手握数千亿美元协议的美国总统特朗普“飘了”。在5月16日播出的福克斯新闻节目中,特朗普多次提到了中国。当被问及是否希望访问中国时,特朗普回答:“我当然愿意。”他补充道,中美关系“至关重要”。
彭博社注意到,尽管特朗普释放出渴望与中方接触的信号,但他同时承认,此番中东之行旨在让这些国家远离中国影响。
特朗普脱口而出的我想来中国,并不是说说而已,因为在此前刚刚重返白宫的时候,他就已经对外表示,我准备访问中国,我跟中国领导人的关系很好!这是从特朗普政治外交上的传统角度来讲,他认为作为美国现任总统,必须到访中国,所以他经常嘲笑美国前总统拜登,你看看你,当了4年的总统,连中国都没有去过,实在是太丢份了!可以说从中美两国的利益,从中美两国稳定对于全球的利益的角度来讲,维持中美两国斗而不破,这符合两国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