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

他们准备离婚了,但终究还是不甘心……

情人节越过越多,“2.14”“5.20”“七夕”……我们总在追寻爱的千百种模样。

是初见时的惊鸿一瞥,是久处后的相濡以沫,亦或是困境中的携手同行?

在安岳县婚姻登记处的家事纠纷协同化解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里,发生过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调解故事。

当爱情在现实中搁浅

李先生与杨女士的故事,是万千再婚家庭的缩影。

在爱情的“大病”逐渐“痊愈”后,两人开始面临现实的困境。

在李先生多次提出希望共育一个孩子时,杨女士的焦虑源于“没有稳定经济来源加之身体虚弱何以生育”的现实考量。

在数次激烈争吵后,杨女士提到离婚。

让法律成为爱情的桥梁

走进工作室,李先生和杨女士还在争执,但当安岳法院和县民政局、县妇联组成的调解团队提出“我们希望给每个家庭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时,两人都点头同意。

调解团队深入剖析双方核心诉求:李先生希望婚姻能持续下去,但要一个孩子;而杨女士不反对生育,但需要的不是“口头承诺”,而是生育后对未来生活的切实保障。

在与两人多番沟通后,李先生认可调解团队的建议,并提出假如杨女士能和他继续婚姻,他希望可以和妻子一起共同经营一家食品门店,以保证经济来源。杨女士答应了,“就当再给我们彼此一个机会”。

爱是守护,更是共同成长

法律认为,婚姻不仅是情感的结合,更是权利与义务的共同体,倡导 “婚姻应当男女平等、互相忠实、互相尊重” 。

家事纠纷的化解,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判断题,而是需要“情、理、法”融合的应用题。在婚姻里,法治不是爱情的“枷锁”,而是抵御风雨的“屋檐”,是让爱得以长久生长的 “土壤”。

从“剑拔弩张”到“手挽手走出工作室”,这对夫妻的故事让我们看见:真正的“520”,不是一时的甜蜜告白,而是相互理解、共同成长。

最好的“520”告白,或许就是:“余生漫漫,我愿与你在法治的阳光下,共担风雨,同赴未来。”

供稿:张异同、林茹雪

编辑:张异同

审核:杨 柳

签发:杨祖军

1 、【铸魂提能 担当有为】定好论文题目,写作模式高效启动!

2、【铸魂提能 担当有为】安岳法院召开案例写作分享会

3 、青柠花开 | 与法“童”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