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由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天津博物馆、中国文化人物杂志社、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主办,浙江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承办,西冷印社、美术报等单位支持的“魅力庚彩 跃动河海——朱炳仁天津艺术展”在天津博物馆隆重开幕
中国文化人物记者 马将平/摄影报道
展览以120余件充满东方神韵与现代想象的作品奏响了古老铜艺与现代艺术之间的和鸣,为津门观众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天津博物馆馆长姚旸致辞
中国文化人物杂志社社长王保胜致辞
天津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张福有致辞
展览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致辞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之孙、北大学生朱也天致辞
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一级巡视员张宁宁宣布展览开幕
开幕式上,天津博物馆永久收藏了朱炳仁特别创作的《雪景寒林图》铜壁画与“天津博物馆”山水铜印两件作品
本次展览以“铜礼东方”“熔铜化境”“庚彩万象”三大主题板块,系统呈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创作的120余件铜雕艺术精品,生动诠释传统铜雕技艺的千年文脉与当代创新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及艺术家嘉宾与朱炳仁合影,祝贺展览圆满成功
杭州市文联副主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朱军岷向参观展览的国家一级演员许文广介绍展览作品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朱炳仁向参观展览的观众介绍自己为此次展览特别创作的《雪景寒林图》铜壁画
朱炳仁在展览现场接受媒体的采访
朱炳仁向观众介绍铜壁画《雪景寒林图》的创作过程,这件作品的创作灵感源自天津博物馆馆藏的北宋范宽同名山水画,以熔铜技法将古画的苍茫雪景转化为立体铜雕,让千年古画在金属的呼吸中焕发新生
杭州市文联副主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朱军岷向现场观众介绍父亲朱炳仁的展览作品庚彩华服
朱炳仁展览作品
庚彩华服前,庚彩的魅力与青年舞者的表演相映成趣,让现场观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之美
朱炳仁展览作品
朱炳仁展览作品庚彩华服
朱炳仁展览作品
青年舞者在朱炳仁作品前倾情表演,给观众带来独特而震撼的审美感受
天津博物馆,这座天津地区最大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和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今天见证了“魅力庚彩 跃动河海——朱炳仁天津艺术展”这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交流盛会
中国文化人物(记者 马将平)5月7日,由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天津博物馆、中国文化人物杂志社、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主办,浙江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承办,西冷印社、美术报等单位支持的“魅力庚彩 跃动河海——朱炳仁天津艺术展”在天津博物馆隆重开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一级巡视员张宁宁,天津市和平区副区长沙红,天津市河西区副区长孟冬梅,天津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黄春艳,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周建军,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闫凤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全联女企业家商会会长、荣程集团董事会主席张荣华,天津博物馆馆长姚旸,中国文化人物杂志社社长王保胜,天津博物馆副馆长、天津美术馆馆长马驰,天津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张福有,民生美术馆馆长陈鸿毅,舟山市普陀区六横镇党委副书记余晓君,国家一级演员许文广,北京神工科技董事长卢臻,泽沃思(天津)文化科技总经理任哲,杭州市文联副主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朱军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朱炳仁,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嘉宾出席开幕式。
天津博物馆馆长姚旸,中国文化人物杂志社社长王保胜,天津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张福有,展览艺术家朱炳仁先后致辞。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一级巡视员张宁宁宣布展览开幕。
王保胜表示,朱炳仁先生是中国当代铜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也是中国铜雕界唯一一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他的作品熔历史文化、艺术审美与技术创新于一炉,既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展现出当代艺术的独特魅力。从雷峰塔的铜雕艺术到运河畔的文化地标,从国内的众多知名建筑到国际舞台上的艺术展示,朱炳仁先生用他的智慧和才华,让铜这一古老的材质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张福有表示,天津这种“河海交融、古今对话”的艺术基因,与朱炳仁先生的创作理念形成奇妙呼应——他以铜为媒,既传承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的千年薪火,又在雷峰塔、大运河等标志性作品中注入时代精神,恰似天津美术界在“津派”传承中不断突破创新的艺术追求。此次朱炳仁先生的艺术展落户天津,可谓是一次跨越地域、贯通古今的文化对话——当铜雕艺术的铿锵之声与海河的千年涛声共鸣,当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与滨海城市的现代气息交融,必将为天津的艺术图谱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朱炳仁表示,天津博物馆的珍贵馆藏,体现了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馆藏文物《雪景寒林图》是古代山水画作里的精品。为了这次展览,我特别利用熔铜工艺创作了铜壁画《雪景寒林图》。希望可以表达熔铜工艺既有传承,又有创造性的劳动在其中。
本次展览以“铜礼东方”“熔铜化境”“庚彩万象”三大主题板块,系统呈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创作的120余件铜雕艺术精品,生动诠释传统铜雕技艺的千年文脉与当代创新。
开幕式上,天津博物馆永久收藏了朱炳仁特别创作的《雪景寒林图》铜壁画与“天津博物馆”山水铜印两件作品。
作为熔现实主义开创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传承人,朱炳仁深耕铜艺四十余载,既是传统技艺的守护者,更是破局者。他打破“铜必铸模”的千年定式,让铜从青铜时代的规训中解放,更以庚彩技法赋予金属斑斓魂魄,被誉为“青铜文明史上第一个有名有姓的人”,也是让青铜文明活在当下的艺术家。此次庚彩艺术全球首展,是其继中国国家博物馆个展后的又一艺术生涯里程碑。
多年来,朱炳仁持续深耕铜艺领域,积极探索当代表达。他创作的《五牛积福》《八骏奔腾》等诸多作品不仅在国内备受赞誉,还多次作为国礼馈赠外宾,让铜的东方气韵与多元文化相互碰撞。“铜礼东方”单元特别呈现的系列国礼,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念融入创作,凸显铜艺联通古今、对话中外的艺术价值。
“熔铜化境”单元以熔铜艺术为核心,朱炳仁将海河文化中的运河文化、农耕智慧与家国情怀融入创作。《千浪卷雪》以熔铜的海浪与海河的九曲波涛形成诗意共振,《万泉归海》演绎海河汇聚百川的包容精神,《稻可道,非常稻》则将闻名遐迩的“小站稻”熔铸为金属图腾,完成物质记忆向精神符号的升华。
“庚彩万象”单元则是朱炳仁庚彩艺术的集中展示。朱炳仁独创的“庚彩”艺术,改写了铜艺色彩单一的历史,开启金属表面“千彩共生”的美学新纪元。在朱炳仁手中,“流动的色彩”焕发出独特魅力:它流淌瓶身,化作《青花系列》,以蓝、白交织的色彩,致敬天津博物馆青花瓷珍品;跃入“十二式”铜瓶,以创新的釉色重新诠释铜色的多样性,展现铜艺与海河文化多元性的深度融合;更流转至华服之上,以绚丽釉彩尽显大国服章之美。
天津,因河海而兴,“河海通津”的地理特质与开放包容的工业文明基因,成为朱炳仁此次展品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展厅中,《万泉归海》演绎海河汇聚百川的包容精神,《稻可道,非常稻》将“小站稻”熔铸为金属图腾,以铜稻翻涌致敬天津农耕文明。
据介绍,为拉近观众与铜艺的距离,展览期间还设置了拓铜体验等互动活动。该展览将持续至8月25日。
(责编:刘升、张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