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沈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主办,沈阳工业博物馆承办的“共和国印记——工业之光耀中华”成果展在沈阳工业博物馆开幕,展期为1个月。


本次展览围绕2024年国家文物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遴选出的100项见证物和77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进行成果展示。见证物涵盖从八一小型电台到5G基站、从前进型蒸汽机车到中原之星动车组、从歼5到运20等不同工业领域成就。工业遗产案例包含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厂房重生到江南水乡的纺织车间蝶变,从三线建设遗存的社区焕新到数字时代工业遗址的创意赋能等创新实践探索。以展览为媒介,深入挖掘见证物及工业遗产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与时代价值,生动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工业取得的历史成就,系统展示工业遗产在功能转换、空间重塑、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与独特价值。旨在更好发挥工业文化资源在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塑造传播新时代中国工业形象。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王爱玲,沈阳市铁西区区委副书记、区委统战部部长任延军等出席开幕式。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指出,选择沈阳作为全国巡展首站,源于其不可替代的历史坐标意义。沈阳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诞生了中国第一台机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等众多“工业之最”,为国家工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用几十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取得一批重大的成果,必须传承好、保护好,并期待通过这次巡展,搭建交流和合作平台,推动工业文化与现代科技、文化创意、社会教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沈阳市铁西区区委副书记、区委统战部部长任延军表示,铁西区作为沈阳工业的核心区域,见证了沈阳工业的辉煌历程。未来,铁西区将积极挖掘和弘扬工业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工业文化品牌,推动产业升级。


湖北省电力博物馆馆长余涛以《用好用活工业文化遗产 传承弘扬百年电力精神》为题,深入阐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深入挖掘工业遗产内涵,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让工业文化资源融入社会生活、服务人民。宏瑞文博集团副总裁、研发总工刘鎏以《文物保护传承利用产业生态圈探路者》为题,从文物库房一体化建设、文物“大”预防性保护、文物数字化保护等前沿视角分享文物保护的新思路与新方法。金昌市博物馆馆长李勇杰以《中国镍都·金川寻龙——甘肃省金昌市博物馆工业文化研学探索与实践》为题,带来博物馆在工业文化研学领域的宝贵经验与丰硕成果分享。

以“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创新路径”为主题的沙龙活动,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文化工作者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社会参与等多个维度,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思维与多元手段,将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有机结合,实现工业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为推动工业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与实践经验。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携手沈阳工业博物馆举办了工业强国少年行工业文化研学活动签约仪式,活动将以“寻根、铸魂、追梦”为主题主线,丰富研学场景与资源、完善研学课程体系、创新开展工业主题研学实践教育。


国家工业遗产、工业博物馆、见证物及工业遗产典型案例申报单位代表,以及博物馆领域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参加本次开幕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