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9日上午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主办的
【“新”欣向荣:中国旅游日,文旅业态新观察特别节目】直播报道在
央视财经客户端、抖音、快手同步播出
中国旅游协会秘书长葛磊
WaCLab幸福与创造实验室(南开大学)首席研究员妥艳媜
受邀参加直播对话
收看精彩直播内容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
节目开始,央视总台主持人刘仲萌回顾了2024年中国文旅经济盛典的播出,以及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中国旅游协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研究院、WaCLab幸福与创造实验室(南开大学)共同发布《中国文旅经济创新·创造力报告(2024)》中新消费、新业态、新文化、新科技、新空间能展现中国文旅创新发展的五个维度。
(图片来源:WaCLab幸福与创造实验室(南开大学))
WaCLab幸福与创造实验室(南开大学)首席研究员妥艳媜指出,在2024年《中国文旅经济创新·创造力报告(2024)》里“十大发展新动向”的预测中,包括“县域旅游的崛起”、“新科技在文旅行业的应用”、“新消费激发的新动能”等十大新动向,都正在今年的文旅市场迭代创新得到印证。
(图片来源:WaCLab幸福与创造实验室(南开大学))
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文旅经济盛典案例池已经全新开启。央视财经提出,2025年上半年已经收集了很多典型文旅案例。对于未来中国的文旅发展的一个方向,葛磊和妥艳媜分别做出以下展望。
葛磊提出:未来的文旅,是人间的文旅、人情的文旅、人性的文旅。无论科技怎么发展,社会怎么变化,人们永远是在用旅游去丰盈自己的生命,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去感受世界的美好。未来的旅游一定是有文化的旅游,有体验的旅游。妥艳媜点明幸福产业正在定义中国文旅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新内涵和新方向。人们在这个旅游的过程当中,不管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或者是一种工作的方式,都希望旅游能够带给更多的人快乐和幸福。
2025年总台《文旅经济盛典》将会在年底举办,在下半年的过程当中,总台还会征集各种各样的优秀的旅游案例。
WaCLab幸福与创造实验室(南开大学)将发挥案例研究、服务咨询、专业分析、资源整合等优势,与全国文旅企业开展可持续、常态化的研究合作。
“新”欣向荣:中国旅游日,文旅业态新观察
节目首先通过回顾2025年“五一”旅游市场总体情况,进而对“新”欣向荣的年度主题内涵进行了解读。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测算,2025年“五一”假期五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达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涵盖街区古巷、旅游演艺、特色夜游、国潮文化等多个亮点。
对此,妥艳媜以“新”欣向荣的“新”与“荣”概括五一假期旅游特征,提出“三新一荣”:(1)新消费与新业态:星空演唱会、博物馆打卡、银发经济、亲子游等新兴场景涌现;(2)新动能:政策支持(如国务院文旅促消费举措)、科技赋能(机器人、无人机、低空经济等)推动行业升级;(3)新文化:国潮崛起、文化出海及非遗文化受年轻人追捧。“一荣”体现在市场方向,旅游发展带动文化繁荣,形成双向赋能。
葛磊总结了五一假期三大关键词:一是烟火气,县域旅游、小众目的地百花齐放;二是沉浸感,景区与文化演绎结合,游客参与度提升;三是情绪价值,旅游成为情绪释放载体,沙漠合唱、演唱会等场景凸显仪式感。此外,葛磊也对5月19日中国旅游日的由来进行阐释,5月19日是为纪念明代旅行家徐霞客1613年从浙江宁海启程游历,寓意“出发”与探索精神。
2025中国文旅创新创造系列案例现场深度解读
标志着
2025中国文旅创新创造案例征集正式启幕
节目现场还通过记者现场探索报道方式,发布了多个在2025上半年出现的文旅特色典型案例。主持人与两位嘉宾就消费浪潮奔涌,文创艺术街区、低空经济掀起边玩边赚热潮;玩法迭代升级,非遗“活化”体验碰撞沉浸式XR冒险,重塑旅行姿态;服务赛道激战,各地文旅花式“宠粉”等案例和主题展开了深度解读和交流。
篇章一:新消费狂潮:景区边界正在消失,边玩边赚的文旅“新物种”来了例一、陶溪川文创街区:老厂房的逆袭打造新的“造梦空间”
在江西景德镇,一座废弃的老工厂正焕发新生。原为陶瓷厂的陶溪川文创街区,通过改造,成为集文化、商业与社交于一体的创意平台,吸引全球年轻人聚集。数据显示,2025年五一假期期间,陶溪川游客量同比增长30%,营收增长60%,日均接待5万至6万人次。这里不仅汇聚了陶瓷耳饰、手链等创意产品,更成为手工艺人、设计师和艺术家的创业基地,目前已有超29,600名年轻人在此实现梦想。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
除了江西景德镇老工厂焕发生机,全国各地工业遗产极力向游客呈现“硬核浪漫”,变身文旅新名片。例如,北京首钢园作为百年工业基地,在2022年冬奥会期间转型为竞技场地,通过保留工业风貌与历史遗迹,成为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典范。辽宁老工业基地通过保护和利用工业遗存,打造行业博物馆,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城市工业发展脉络。青海龙羊峡水电站以工业旅游展现国家制造实力,3万面自动追踪太阳的反光镜(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构成壮观的光热发电景观,成为科技与自然融合的打卡地。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
面对中国文旅发展中不断涌现出的工业旅游新业态,葛磊借由景德镇的案例进一步阐述,景德镇从宋代以陶瓷工业化远销全球的产业城市,转型为以陶瓷文化为核心的旅游城市,核心在于“内容”——通过吸引数以万计的本土艺术家(“景漂”)及外籍创作者(“洋景漂”),将老厂区改造为文创空间,形成陶溪川等艺术聚集区。游客可在此体验艺术家工作室、参与市集、收藏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实现“陶旅游”的个性化消费。由此可见,当代旅游核心已突破传统景区边界,转向街区、公园、菜市场等多元场景。游客赴胖东来超市打卡,洛阳汉服文化渗透大街小巷,重庆3D/8D城市以夜生活、小店等吸引游客探索。旅游乐趣在于“逛吃”中发现城市味道、文化细节与生活烟火气。景德镇能够“长红”的原因在于它具有中国的文化当中一个超级IP--陶瓷文化。景德镇的旅游就有一个特点叫做“陶旅游”,且景德镇变成一个以陶瓷文化为内核的旅游城市,也凭借了场景、空间、故事打造的力量。故今天的旅游已经不光是在景区的边界之内,而是按照游客自己的热爱兴趣去进行“无界”探索。
主持人刘仲萌对此提出:文旅边界正在不断拓展,游客自己作为“投资人”参与到这个景区整个基建的过程当中,现在的文旅REITs如何给文旅注入资源?妥艳媜回应道景德镇的案例在去年也入选了《中国文旅经济创新·创造力报告(2024)》案例100当中,2025年WaCLab也在持续追踪景德镇和陶溪川。值得关注的是,目前陶文旅集团与嘉实基金正在积极推进申请陶溪川消费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该REIT成功上市将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示范作用,有望成为全国首单文创街区类消费REIT,创新“消费+文旅+金融”模式,打造江西省REIT名片,在资本市场上展现“千年瓷都”风采。此外,陶溪川发行消费REIT,可以盘活国有企业存量资产,形成“工业遗存保护—产业升级—城市更新”的良性循环,实现陶溪川可持续发展,也为国内其他文旅项目的资本化运作提供借鉴。
案例二、贵州民族大团结巡游
贵州连续两年在5月18日举办的民族文化大巡游活动持续引发火爆,核心原因在于其精准把握了文化特色、互动体验、政策联动与传播创新的多重逻辑。以2024年和2025年的活动为例,巡游规模从数千人扩展至近3600人,覆盖26个方阵,融合苗族芦笙舞、侗族大歌、布依族八音坐唱等近30项非遗展演,形成“流动的民族文化博物馆”。真是最炫民族风。去年贵阳的这个巡游活动就非常火爆,传播量超10亿,今年从现场的情况来看,也是万人空巷。为什么这个活动能够持续引发火爆?这种大规模巡游活动如何避免"昙花一现",真正转化为城市文旅的长效吸引力?
葛磊认为贵州文旅活动的持续火爆源于其独特的生态与人文双优势,即喀斯特地貌与高森林覆盖率的全域生态化,以及多民族聚居形成的丰富节庆文化,例如苗族苗年持续性庆典。他建议通过黔东南、黔南村寨日常歌舞等常态化节庆体验和日常化文旅演艺,打造“无演艺不景区”的全民狂欢氛围,将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全年旅游吸引力,保留原生态文化传承,通过创新赋予旅游情绪价值。
案例三、深圳无人机表演与低空经济
多个景区通过机器狗、登山外骨骼等,刷新了旅游的体验;无人机拍照+热气球旅游+滑翔游+深圳无人机表演。
随着景区边界的消失,不少景区借助“科技”,掀起了一波新的“消费狂潮”。浙江·神仙居景区——外骨骼助力登山、贵州·梵净山景区——景区机器人与游客互动、江苏盐城建湖九龙口——机器人同台唱戏、以及上海、青岛的无人机、云南热气球、深圳无人机表演等。“科技+旅游”给游客增加了获得感。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
葛磊指出科技和旅游的融合是大势所趋,科技的发展让旅游变得更加的顺畅,舒适,提供更多便利化的手段。且科技也正在跟文化、跟情感、跟演艺增强现实融合,带给旅游者更好的记忆和感受。
妥艳媜指出科技和旅游的融合更重要的是能够形成更多价值的赋能,或者意义的生成。类似像“无人机”或“低空经济”等可以打造更加立体化的场景低空经济与元宇宙的融合裂变。从无人机表演到机器狗服务,科技赋能旅游的爆发临界点正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重构”。未来可能有这些新的增长极,低空经济的场景革命:从观赏到参与的范式转换,立体交通网络的构建。例如,一些地方省通过低空旅游项目,将多个景区串联成空中走廊,游客可乘坐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实现“1小时跨景区通勤”,同时空中视角提供独特的景观体验,由此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此外,科技与旅游的融合还需要瞄准游客“痛点需求”。更重要的是科技之外还需注入温度,应该加入更多与游客的深度互动交流,形成情感的共鸣。
篇章二:新玩法崛起:非遗活化体验、沉浸式XR奇幻冒险、旅行姿势已升级案例四、泉州传统文化走进年轻人的朋友圈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
五一假期期间泉州接待游客总量超700万人次,游客总花费超60亿元,同比去年增长均近三成。全市22个世界遗产点接待游客 87.76 万人次、同比增长 11.5%。从“围观”到“动手”,年轻人为何愿意为非遗体验付费?年轻人的这种心里需求,对我们文旅产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泉州围绕着非遗活化,打造了很多的深度体验,我们肉眼可见的就有“世遗+非遗+戏曲+艺术+美食+文创”,那么从单一项目进阶到“非遗文旅生态圈”,泉州的做法是否具有可复制性?
针对现在年轻人对“非遗”消费的需求和心理、态度等问题,妥艳媜也做出解答:一个方面源于这代年轻人有非常强烈的文化自信,源于对中华文化的强烈热爱。其次,非遗能够给现在年轻人带来情感的链接和情绪价值以及社交价值,能够激发年轻人对自己所在家乡或区域的自豪感。再次,现在年轻人不仅能够观赏非遗,通过各类短视频平台的传播,大家可以真切走进非遗,这种具身的体验价值,以及游客本身能够成为文化传播的一部分也是年轻人所追求的。主持人刘仲萌提出:以泉州簪花为靶点,一系列文旅的体验项围绕这一个旅游景点把产业链就全部打通了。泉州是集非遗文化、旅游、美食、文创等融于一身的模式,这种模式其他地方能不能复制?葛磊回应:近年互联网上短视频上流行两朵花,一个叫簪花,来自于这个泉州。还有一个就是铁花,从河北的一个非遗,现在变成在全国无处不在,其实非遗也正在出圈,但是泉州样本给我们带来最大的启发就是非遗的活态。泉州非遗不是专门为了旅游设计的,而是一直活在当地人的生活方式里,所以特别的有感染力。并且葛磊也提出非遗不光是要去强化保护,且要重视它在这个时代当中的使用价值。比如非遗在孩子中的成长价值、对年轻人的兴趣价值、对女性的美丽价值、对老年人的健康价值等,只有将非遗放在旅游的应用场景当中,非遗才会焕发的风采和活力。
案例五、宁夏博物馆沉浸式旅游+各地沉浸式旅游
西夏陵博物馆全新推出实景剧本游戏《博物馆奇谭》2.0、沉浸式大空间多人XR奇幻考古探险体验《西夏寻踪》、《神秘的西夏陵》 VR体验以及博物馆数字人AI讲解,创新“文物+科技+叙事”新模式,深受游客欢迎。其他各地,例如,福建漳州古街穿越游、四川宜宾古街沉浸游、山东琅琊古城的声光电带来的新体验。
近年来多数游客也常因为一个博物馆去到一座城市当中,宁夏博物馆从去年开始就陆续推出了XR、VR、AR,还有博物馆剧本杀等,加上原来的3D 电影、4D 电影等,这些业态都丰富了游客朋友们的体验。
针对景区有哪些“绝招”可以更好吸引游客这一问题,妥艳媜回应到:除了一些光影和感官的刺激等,博物馆和景区也在设计可以让游客有代入感的剧本,这种更加深入故事化的角色,未来可能是更加吸引年轻人的一种方式。另外,相对于静态的参观模式,博物馆将一些有益、有趣的隐形知识融入到角色的设计中,也使游客更能通过体验获得一些隐性知识。另外技术的加持也能带来沉浸的体验,例如幸福与创造实验室先前所调研的"风起洛阳",整个技术的运用可以给游客带来更多感官以及心理上的沉浸体验。
篇章三:新服务爆发:各地文旅比速度拼脑洞赛温度、到底谁是"宠粉天花板"?案例六、厦门高崎国际机场
作为全国重要航空枢纽,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拥有28条国际客运航线,通达亚欧美澳四大洲。机场午间入境高峰时段,来自香港、吉隆坡、首尔等地的旅客络绎不绝。福建依托闽南文化、非遗戏曲及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优势,持续吸引外籍旅客经厦门口岸入境。边检部门正着力拓展海空联运,丰富过境免签旅游产品。
旅游景区本身有吸引力之外,它的服务能否让人觉得在这宾至如归同样非常重要。例如,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充分发挥海通联运区位优势等,吸引外籍旅客开启厦门游、福建游和全国游。服务在整个旅游当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葛磊指出最好的服务状态实际上是让游客感觉到自己不需要服务,各地的服务不仅需要做到“标准化服务”,即任何一个旅游环节,都能够对游客提供一个可靠的、标准化的服务以外,最打动人心的是“个性化的服务”。
针对服务在旅游当中的重要性,妥艳媜十分认同葛磊的观点,妥艳媜提出,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服务经常可以给游客带来特别的温暖,好的服务除了聚焦细节化的设计,还需要有目的地政府在体制和机制上的设计,以及当地居民和社区的参与共建。比如前几年爆火的淄博、哈尔滨等目的地,其实在当地目的地政府,不光是管理部门,而是所有的部门全员出动,有一系列明确的制度化设计。再者当地生活居民的参与,也将目的地打造成了“好客社区”。
审校:妥艳媜
排版编辑:刘子昱
图片来源:幸福与创造实验室,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公众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实验室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
若转载文章,请在文章开头用不小于14号字体加粗注明——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幸福与创造实验室WaCLab;且在原创作者处注明:幸福与创造实验室WaCLab的原创作者;请勿洗稿、删减、拼凑、重新编辑、排版或修改原文!
更多详细转载规则请联系幸福与创造实验室官方邮箱:WaCLa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