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作品更多尝试在内心与现实之间寻取一种平衡。因为这些可以触动潜意识。多元的时代一切都变得扑朔迷离,许多物的边缘都变得模糊。曾经,艺术家不断强调平面化、符号化,这种自我抑制的转化,触及情感上或者心理上的真实,就像孤绝的情感和自我尊重的态度。更在意强调在不确定中感受着不确定的环境,而非以往只重视确定意义本身。写精神是艺术,写形象是技术,写形象越似越非,写精神似非却是。非自然表象,可谓创作主体完成的第二自然,属于创作主体的价值,其指向应该是人格的自然外化。
喜欢用个性化语言体现时空边界传达本质的声音。所有这些,都是真实生命对于真实世界的注释。日常生活既有庸常的特征,也有瞬间的活力。希望艺术创作有一种安静不可见的力量探寻事物本质,虽然我们无法实质性获得,但也可以想象出获取它的样子;还可以用眼睛穿过它,进入不受时间或形式限制的领域。
在纸上可以窥探世界。
绘画可以让个人意识流动与现实束缚的矛盾通过绘的方式改善,作品可能会成为自言自语的另一个自己,画面可以编织传说,模糊固有意识与记忆之间的界限,还可以秉持一种怀疑和一种温和的信仰,求证自己的所见所想,这是一种可视化的体验。
眼睛所见的世界由各种不同的对象组合而成。我认为,组合不只是一种视觉的艺术,更是一种沟通的艺术。如同语言两者皆是沟通的媒介,而对象组合进行的是视觉沟通。每一种组合透露出各自的讯息,如同有趣的推理或想象力练习。
不干涉也不操纵所看到的物,主要在于如何看,而不是如何辨认,这是属于我的方式和理念。
一点点地寻找表现对象,而不是去做斑驳的组合。
文/杨大伟,来源:大伟视界)
作品欣赏
艺术家简介
杨大伟,山东曲阜人。先后就读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访问学者。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浙江传媒学院教授,美术馆常务副馆长,策展人。作品被海内外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