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第三届婴幼儿发展与托育国际学术会议在杭州举行,来自中国、法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及政府有关部门、托育行业代表、相关专业学生等近千人参会,共同探讨、交流新时代婴幼儿发展与托育研究问题,共商推进婴幼儿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


本次会议由杭州师范大学和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主办,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在杭多家医院和杭师大相关院所共同承办。以“托育质量提升与婴幼儿发展”为主题,设置了儿童早期发展与保育支持、婴幼儿脑智发育、婴幼儿托育政策研究、地方政府托育实践典型案例、婴幼儿托育人才培养、婴幼儿托育实践、婴幼儿产业融创发展、公益力量赋能普惠托育等8个平行圆桌会议。

会上,中国计生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姚瑛以“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为题,大会荣誉主席、杭师大教授李葆明“母亲养育照护促进婴幼儿大脑发育与认知发展”为题,法国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教授奥利维尔·帕斯卡利斯以“婴儿对美丽面孔偏好:人类和灵长类的一致性”为题,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教授格特·威斯特曼以“好奇心:驱动婴儿学习的动力”为题,日本立命馆大学教授矢藤·优子以“婴幼儿照护、就业和未来:赋能亚洲低生育率社会”为题分别作了大会主旨报告。

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杭州师范大学婴幼儿发展与托育研究中心揭牌成立,中国人口学会会长杨文庄与杭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郭东风共同为中心揭牌。该中心是以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杭州师范大学婴幼儿发展与托育实验室)为基础,整合相关资源成立的新型科研与实践平台。中心交叉融合杭师大心理学、教育学、护理学、脑科学等多学科资源,围绕“婴幼儿托育政策与人才培养、婴幼儿心理发展与健康促进、婴幼儿脑智发育与认知障碍、婴幼儿托育智能技术与应用、婴幼儿托育与产业融合创新”五个研究方向,积极探索婴幼儿发展与托育综合服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当天杭州师范大学与首都儿科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围绕婴幼儿早期发展研究、托育人才培养、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等领域,通过平台共建共享、课程共建、联合科研项目、双导师联合培养等方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助力我国婴幼儿托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创新支撑。


英文学术期刊Future Brain Science and Child Development《未来脑科学与儿童发展》也于当日发布。大会还同步发布了杭师大与杭小育智能体知识融合成果。“杭小育智能体”是杭州市卫健委在全国推出的首个婴幼儿养育照护主题智能体,将人工智能模型应用创新与服务数智化深度融合。

(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陈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