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在辽宁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发生了一起冲突事件,一对“母子”大闹值机柜台的视频在网络上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们为何如此失态?竟是因为没能赶上航班,而这趟航班,承载着儿子参加次日公务员考试的希望。

随着事情的发酵,舆论愈演愈烈,当事人终于出来发声解释,让大家意外的是竟然还有反转,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当天下午“母子俩”抵达机场时,他们发现本计划搭乘的航班已停止值机,沟通无果,女子便多次将登机牌摔向工作人员,随后坐地哭喊飞机还有半小时才起飞,凭什么不让我们上。

地勤人员解释国内航班需提前40分钟关闭值机,但两人坚持要求通融,14时35分,李女士突然跪地磕头,称“儿子”次日要参加公务员考试,哀求工作人员放行。



而当机场值班经理赶来,查询当日其他航班无果后,便建议其改乘高铁或包车前往,谁知两人拒绝所有替代方案,持续滞留柜台47分钟,导致3个航班的值机通道临时调整。



经调查,两人在早晨收到了航班提醒,却为节省打车费选择公共交通,早高峰路上耽误了几十分钟,换乘机场大巴又遇堵车,最终错过值机。

事件视频曝光后社会关注,相关话题在网上引发热烈讨论,大部分网友支持机场决定,认为“规则意识是公务员必备素质”。



很多网友认为这对“母子”没有合理安排时间,缺乏时间规划能力,自己迟到错过航班却企图让别人为其错误买单。



还有网友觉得儿子身为成年人,在自己人生重要考试上没有主见和规划,对自己前途不上心,甚至质疑其即使考公成功,未来工作中也可能出现类似问题,认为其不适合进入公务系统。





部分网友认为错过公务员考试又要等一年,对孩子来说是大事,也是为了以后的工作,怪可惜的。

也有人觉得老一辈人省吃俭用习惯了,为节省几十块选择公交出行可以理解,还表示如果他们是外国人,情况可能会不一样,认为机场应该多体谅。

不少网友强调无规矩不成方圆,机场有规章制度,不能因某一个人破例,否则人人都不遵守时间,机场将无秩序可言。





此外,还有网友提出母亲大闹机场的行为如果受到治安处罚,可能会影响孩子报考机要、国家安全等涉密职位的政审。

更对此提出理性的建议,与其在这浪费时间,还不如赶紧看看有没有其他可以补救的办法,改签航班或者改乘坐高铁都可以。

大家都知道乘坐公共交通方式赶早不赶晚,很多航空公司也都会建议旅客提前2小时-3小时到机场办理值机。



之所以要求提前值机,是因为在飞机起飞前有很多准备工作,并且从机场的规定来看,国内航班通常在起飞前30-40分钟停止值机,这是为了保障飞行安全和航班正常运行。

飞行员和地勤人员需要在值机结束后,根据乘客与行李分布数据计算飞机重心位置,调整载重,形成装载平衡图。



如果临时放人登机,可能会打乱整个飞行计划,甚至危及飞行安全,所以,工作人员拒绝这对“母子”登机,是在严格执行规则,并无不妥。



随着事件愈演愈烈,据5月19日晚消息,当事女子通过媒体对外澄清,称两人是表姐弟关系,并不是母子,且表弟不是考公,而是参加一个技能资格证考试,随后曝光者将视频删除。



对于为什么来晚了,女子表示他们是开车到机场,不是不舍得打车,本来应该是能赶上,因与工作人员反复沟通,对方均不同意放行,耽误了两分钟,时间就不够用了。

机场工作人员无法给该乘客办值机手续,使她情绪一度崩溃,所以出现了跪地磕头等行为,并非大闹机场,并爆料称机场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有会员的话,就可以登机。



当然,以国航为例,如果你是白金卡或者终身白金卡,可能航司工作人员会提前给你打个电话,提醒你预先办理值机手续。

女子还称弟弟听到机长让地勤根据情况而定,但柜台以“不想担责任”为由坚持不放行。

事件曝光后引发关注,深圳航空和机场方面起初未给出明确说法,机场警方表示已记录,将反馈宣传部门。



据该女子称,事后有自称在场经理的工作人员打电话商量退款事宜,她还怀疑视频是机场工作人员上传的,目的是让网友指责她。



真是让人没想到,事件发生到现在竟然还能反转,看来网络舆论的威力是极大的,但是不管怎样,都不能没有时间观念和规则。

这起事件也让我们看到,在生活中,规则意识的缺失是多么可怕,很多人总觉得规则是束缚,在自己遇到困难时,就想通过哭闹、撒泼等方式打破规则,获取特殊待遇。



可如果人人都这样做,社会秩序将荡然无存,尤其是对于即将踏入公职队伍的人来说,规则意识更是必不可少。

一个连航班值机时间都无法遵守的人,又怎能让人相信他能在工作中严守纪律,公正地为百姓服务呢?



希望这位考生能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时刻提醒自己,尊重规则,敬畏规则。

此外,此事还引发了更深层次的问题:为何类似事件总能引发共情?表面上呈现出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然而实质上却暴露出社会对于“考试决定命运”这一观念的集体性焦虑。



公务员考试也好,其他技能证的考试也罢,固然重要,但让亲人当众崩溃的戏剧性场面,何尝不是一种对考试制度的过度反应?

当“考公”“考证”被奉为人生唯一出路,一次误机被夸大为“毁掉前途”的灾难时,这种扭曲的价值导向,恐怕比误机本身更值得深思。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