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潘昱辰 编辑/高莘】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摩根大通的数据显示,2025年4月,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平均折扣率达到创纪录的16.8%,比3月又提高了0.5个百分点,更比2024年全年的平均折扣率翻了一番。

对此摩根大通认为,在价格战下,中国车企今年的财务状况更加堪忧,尤其是在绝大多数新能源车企尚未盈利的背景下。


中国汽车工业生产线 南华早报

“价格反映供需平衡。”摩根大通亚太区汽车研究主管赖以哲表示,今年中国市场的价格战更加激烈,但电动车市场的需求并没有激增。由于价格战日趋残酷,在未来两年内,规模较小的车企要么被迫退出市场,要么被规模较大的竞争对手收购。

不过摩根大通也认为,由于在海外市场享有更多利润,中国汽车近年来强劲的出口表现,将有助于支撑中国车企的盈利能力。今年前4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已占中国汽车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

降价车型数量少于去年同期

对于摩根大通的观点,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对观察者网表示,其数据统计方式存在问题,不够准确。

根据乘联分会于5月上旬披露的数据,今年1—4月,新能源车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力度算术平均为2.7万元,降幅为13.3%;燃油车新车降价力度算术平均为1.8万元,降幅为9.5%;总体乘用车市场新车降价力度算术平均为2.5万元,降幅为12.3%。

单就今年4月而言,新能源车新车降价力度算术平均为3.6万元,降幅为18%;燃油车降价力度算术平均为1.6万元,降幅为6.8%;总体乘用车市场降价力度算术平均为3.2万元,降幅为15.2%。

而就降价车型数量来看,今年1月仅有7款车型降价;2、3月则分别有21款和23款降价,均少于去年同期;而4月份仅有14款车型降价,较去年4月的41款和2023年同期的19款大幅下降,体现了降价潮明显降温的特征。


历年车市降价车型数量月度分布 崔东树

具体而言,今年1—4月燃油车降价16款,较同期减少13款;油电混动车型降价3款,较同期减少3款;插混车降价13款,较同期减少11款;增程式车型降价5款,较同期减少5款;纯电动车型降价28款,较同期减少24款。

崔东树表示,随着国家报废更新的促销补贴的力度加强,市场回暖,对车市的拉动效果很明显,价格战的压力将相对减缓,使春季车市进入持续走强的良好状态。

持续整治“内卷式”竞争

另一方面,近一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对综合整治“内卷式”恶性竞争发出指示。202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2024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明确“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首次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今年2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部分企业公平竞争座谈会,与包括北汽集团、奔驰集团等车企在内的7家企业的有关负责人围绕整治“内卷式”竞争进行深入交流,听取意见建议。

而在刚刚于5月20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一些企业陷入“内卷式”竞争,大打价格战、制假售假、以次充好,严重扭曲了市场机制,扰乱了公平竞争秩序,必须加以整治。

李超表示,我国将通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整治 “内卷式”竞争。具体举措包括:坚持创新引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地方约束,加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优化产业布局,遏制落后产能无序扩张;强化市场监管,净化市场竞争生态。其中,发改委将重拳整治劣质低价等市场乱象,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和价格违法行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