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创意融合巴士彩绘,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与崇明巴士合作,在10辆公交车车身上画上了学生们的设计作品,让这些车辆成为街头一道靓丽的流动风景线。



彩绘作品以崇明生态元素为灵感,融合数字媒体艺术与公共空间美学,展现了学生扎实的专业能力与创新思维。比如,陈玥辛同学选取崇明清水蟹、白山羊等农产品,加以风格化设计,进行图形化处理,十分简洁、生动地展现了“崇明好物”。指导老师裘佳楠表示,学生运用的是“轻复古”风格,来进行包装设计,可以沿途宣传崇明的农产品,兼具美观性与功能性。


崇明当地的生态美景成为创作对象。学生柴彤结合东滩湿地主题,选取白鹭、芦苇、风车等元素,融合生态环保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场景。“之前在东滩采风,就被崇明的候鸟蹁跹、无边无际的芦苇荡深深吸引。这次设计了3个白鹭的卡通形象,身着不同的服饰,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希望借此机会更好地宣传生态崇明。”柴彤表示。


学生的优秀绘本作品《无尽的花园》也被“搬”上公交车。该绘本创造了一个多重时空交织的梦境式旅程,而交通空间本身就具有一种流动性、穿梭性,与绘本“旅程永无止境”的主题不谋而合。“当乘客在通勤的过程中被这些画面所吸引,或许他们也会在日常的奔波中,短暂地停下来思考:我正在哪一段旅程上?我内心的花园是否在蔓延?”创作者李姿颖表示,巴士这种公共空间的展示让艺术与日常连接,也使绘本的意义更具普及性与现实关怀。



目前,经过彩绘的10辆公交车分布在南裕专线、堡陈专线等多条线路,沿途市民都可以欣赏到这些“移动”的创意作品。上外贤达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王琴说:“这次项目能够真正落地,把作品展现给公众看,师生都非常开心。在我们平时的课程中,有很多崇明相关的LOGO设计、包装设计,还有一些印刷制作物。这次大家也是实地考察了很久,写成一个调查方案,然后再去设计作品,期待以后与崇明有更多的合作。”


本次活动是上外贤达学院与上海宝苑公共交通传媒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项目。创作过程中,学校的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光线教研中心倾力支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技术支持和教学指导。近年来,上外贤达学院与崇明各领域加强合作,围绕生态环保、乡村振兴、非遗传承等方面开展丰富尝试,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前沿市场同频共振,为双方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记者:施昊豪;摄影:陈冲

编辑:顾佳丽

责编:李琳、顾佳丽

给我点赞和推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