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枢纽者,得天下”,综合交通枢纽决定区域交通建设水平,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源,关系到所在区域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区域竞争地位。对比先进区域综合枢纽,从扩大对外开放以及落实“三个高地”战略要求出发,湖南省需要尽快建成长株潭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湖南省需要尽快提升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层级。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布局分为国际性综合枢纽集群、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等四个层次。其中包括4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20个左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长沙被列入第三层次的80个左右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2024年全国GDP前十省市中,只有湖南最高层次的综合交通枢纽为国家布局建设第三层次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其余省市都属于国家布局建设的第一或第二层次的综合交通枢纽。目前,从中部六省的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目标相关文件来看,湖北、河南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安徽是打造长三角国际性综合枢纽集群的中心城市,江西、山西是发展和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湖南是锁定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可见,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目标明显落后于湖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和要求。

国家为湖南省国际性交通枢纽规划建设指明方向。2007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将综合交通枢纽划分为全国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等三个层次布局建设,长沙为其中第一层次的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建立20个左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目前得到明确的城市只有20个;将长沙列为建设国际铁路枢纽场站的13个城市和5个口岸之中。作为“十四五”落实《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专项规划之一,2022年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印发《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增强宁波、合肥、长沙等枢纽城市国际服务功能。这些文件内容表明,一是“十二五”时期以前,长沙综合交通枢纽的国家规划定位为第一层次;二是目前国家明确要求建设长沙国际铁路枢纽场站;三是未来不排除在目前的20个基础上扩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数量;四是未来不排除长沙成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五是长沙、合肥、宁波等枢纽城市的国际服务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国家层面的优先认可和高度重视。

长株潭具备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基础条件。一方面长沙—株洲—湘潭组合型枢纽城市的建设方式越来越得到国家的认可和支持。早在2007年4月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明确规划国家公路运输枢纽179个,共计191个城市,其中有12个组合枢纽(辽宁、浙江、湖南、广西、陕西、江苏、福建、甘肃等各1个;江苏、广东等各2个),长株潭为12个组合枢纽之一。2021年以来,国家层面强调,加快长株潭城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长沙-株洲-湘潭被作为全国综合型流通支点城市布局建设;长沙—株洲—湘潭被作为全国组合型枢纽城市进行强链补链建设。2022年湖南省发改委公布的《长株潭共建国家综合物流枢纽实施方案》,提出打造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这表明:长株潭都市圈建设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新高度;长株潭组合共建全国综合物流枢纽模式被国家认可;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创建成为湖南省打造长株潭城市圈全国重要增长极的核心战略部署。另一方面湖南省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发展成绩突出。湖南省2024年国际化铁路货运班列开行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方阵,长沙中欧班列、株洲湘粤非班列、怀化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盟班列等均超过1000列,长沙今年成功获批成为14个全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之一。《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将合肥与郑州、天津、鄂州等一起列为国家要推进的4个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城市,但长沙航空货运枢纽客货运量表现不逊色于其中的合肥,长沙2024年机场货运量17万吨、客运量超过3000万人次,远高于合肥机场的货运量11万吨、客运量1248万人次。

自2019年中非博览会落户长沙以来,要求加快了长株潭综合交通枢纽国际化建设步伐;同时也提升了长株潭综合交通枢纽的国际化影响力。国家规划建设的汉湘桂水运通道和长江航道都过境湖南,并分别是全国纵向和横向两大航运通道。汉湘桂通道建成后,长株潭有条件像南京一样成为国家主航道城市和建设区域性航运中心,届时湖南整个综合交通体系的国家化优势将得到根本性提升和进一步彰显。

规划建设长株潭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主要建议。一是在湖南省“十五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长株潭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如安徽、山西、江西等省一样,主动以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规划建设湖南省综合交通枢纽。特别是以“十五五”规划制定为契机,将“十四五”长沙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目标在“十五五”升级为长株潭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目标,并在相关规划和实施方案中提出相应新目标。比如航空方面,结合中非博览会等需要,借鉴郑州、成都、重庆、西安等城市经验,提出建设长株潭“一带一路”空中丝绸之路组合型节点城市、国际性航空枢纽;铁路方面,以获批全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城市为契机,提出打造长株潭国际性铁路组合枢纽;水路方面,展望汉湘桂通道前景以及湖南省航运地位的提高,提出建设中西部长株潭内河航运中心等。

二是力争长株潭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进入国家“十五五”相关规划。加强长株潭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可行性、规划建设方案等研究,制定建设计划。湖南省积极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等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将建设长株潭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列入国家“十五五”相关规划中,或在“十五五”期间列入国家相关规划、方案等政策文件中。三是省级层面出台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行动方案。借鉴安徽高度重视和真抓实干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经验,围绕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中心目标,以湖南省人民政府名义出台《湖南省综合交通能级提升行动方案》,实施全省综合枢纽提能级、运输通道提能级、区域交通提能级、运输服务提能级、智慧绿色提能级等专项行动。重点打造具有联动支撑作用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创建协调一体的国际性陆港群、构建开放融合的国际性机场群、建设协同高效的港口群、发展港产融合的国际性枢纽经济等。

作者:卢毅 长沙理工大学智能交通与现代物流研究院院长 教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