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河北中考招生新政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最近不断有各种朋友、网友、粉丝和我讨论相关问题。昨天,分析了中考招生新政对中考录取分数线、分配生线、头部公办和民办高中的影响,参看这文章《独家解析:河北中考招生新政暗藏玄机,民办高中慌了?这些细节决定分数线和择校逻辑!》。今天咱们接着分析对小升初择校的影响,明天可能会讲一讲对于初一、初二同学们的影响,敬请持续关注。



对于这次的新政,初三的家长普遍反映,他们这一届也太难了,赶上了疫情、赶上中考改革、赶上了满分800分、还赶上了省级示范性高中分配生的改革......没有参考,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初二和初一的家长也不淡定,他们正盘算着孩子在学校的排名和位次,评估自己孩子能不能享受这波政策红利,然后思考如何能提升孩子的校内排名。

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家长也把算盘打得“啪啪响”,一方面会平衡要不要买学区房,买哪个学校的学区房;另一方面也在评估孩子上一个普通初中,能否够得着分配生的线,怎么才能“上岸”分配生。



新政出来之后,对于小升初择校(阳光招生,买房择校),家长们的普遍看法是学区房可能不香了,特别是那些牛校,比如43中、40中、81中等等。因为这些学校的学区房一方面很贵,一般人买不起;另一面是新的分配生政策出炉后,这些学校的优势可能会变成劣势,因为这些好学校分数更卷,分数高的也未必能沾分配生的光。而中上等的初中的前50名可能更有优势,主要是这些学校学校没那卷,分数也没那么高,但依然有机会降50分以分配生进入好高中。



这样的看法我也基本上认同。当然,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情况也不一样,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家里有矿,孩子学习也不错,买学区房进入一所好初中是可以的。毕竟,中考只是起点,除了好高中还要好班型,更何况未来还有高考的竞争。而且现在各个学校都是均衡分班,如果学校管理不严,学习氛围不好,不是打架就是组CP,孩子们很难不受影响,成绩也很难保证。



而家里条件一般,也不必为了上学凑齐“6个人的荷包”或者举债贷款,影响生活质量。如果片内初中还不错(中上等),可以按兵不动,力争让孩子校内排名靠前。如果片内学校不好,也可以曲线救国。一方面,家长可以努力鸡娃,另一方面可以多报几个课外辅导班,努力提高孩子的成绩,我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而且买房省下来的钱,足够给孩子报100个辅导班了吧,或许从这个角度看,这个政策还利好初中的学科培训机构。



有人问,石家庄会不会“多校划片”?我猜暂时不会。文件写得很清楚,实施多校划片,应提前向社会公布相关政策。而今年,石家庄二中启德校区、43中两所太平河校区、东风西路小学和40中的高铁校区以及81中、42中的新校区等都将投入使用,这些学校如何划片是今年招生入学的重点,而不是多校划片。而且多校划片没有准备好的话,还容易引发家长的焦虑、划片的稳定以及房价的波动,短期内应该不会执行。



下面说一个我认为很严肃的问题。虽然今年咱们还是“阳光招生”,而且还要实行“一网通办”,并整治“暗箱操作”和“掐尖招生”等行为,但在中考招生新政出来后,有家长就开始琢磨了,“我能不能在普通初中挂个学籍,然后去一所好初中借读3年,回头中考再回到原来的学校,因为这样可以享受普通学校分配生的名额,实现降维打击,进而上一所好高中。”我认为,这是目前我发现的一个巨大的政策Bug,需要赶紧打上“补丁”。



其实,文件上有一条,写的是严格落实“人籍一致,籍随人走”,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但这段话是写在了高中招生录取的部分,但初中招生录取可能也会存在这种现象(虽然风险很大,难度很大,但不代表没人钻这个空子)。因此,我建议,第一,教育主管部门定期(每个学期)严查初中人籍分离的现象,并严惩不贷。第二,建立分配生公示制度,中考分配生录取结果要在学校官网上公示(线上线下),接受家长举报,如有违规,分配生资格取消。这样就可以避免分配生制度沦为个别人的“特权”。



最后,说一说大家最关心的43中小语班招生,今年可能会有很大变化。首先,外语、体育、艺术类特定类型的招生由省教育厅批准。因此,43中小语班今年能不能招生,可能还要等待批复。5月30日前上报,6月份可能才会有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的招生方案肯定会比去年公布的早,去年都到7月底了学校才启动小语招生。



其次,如果省教育厅批了,如何招生录取呢?首先,是市教育局组织招生录取,而不是学校。其次,要及时向社会公示报名的条件、流程、考察和培养方式以及录取结果。第三,可以进行语言类兴趣素养考察,而不能开展文化课测试。而且考察的组织者也不是学校,而是教育主管部门。如果报名人数没有超过招生计划,则直接录取,不必组织考察;若报名人数超过了招生计划,按照1:2的比例进行摇号,决定谁能入围考察名单。



也就是说,43中小语班如果招生计划是200人,报名的人数不到200人,报名的同学直接录取;如果201-400人之间,需要进行语言素养考察,择优录取;如果超过了400人,则需要先摇号,从摇中的400人中进行语言素养考察,择优录取。这是与前几年变化最大的一个点,因为前几年都是按照1:10的比例入围,今年大幅压缩了,原来是从2000个人里选200个,现在是从400个人里选200人。但即使如此,有考察就一定比纯摇号的生源要好。而且,在我看来,英语好是一个学霸最起码的条件。理论上,今后43小语班的生源应该比去年这一届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