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取得进展的消息,令沉寂一时的美国航运业和众多零售商感到兴奋。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称,作为美国贸易摩擦的“前线”,平日里喧嚣的洛杉矶港出现了一半以上的集装箱船泊位空闲的罕见景象。与此同时,美国内陆多地的零售商在为“中国制造”库存告急而发愁。“在中美经贸会谈达成的90天窗口期里,美国进口商们盼望上游能尽快发货,预计中美之间一轮贸易激增即将出现。”



中美贸易(资料图)

事实是,第一个坐上谈判桌的日本,至今也没从美国手中得到任何承诺,至于所谓的谈不妥就上调关税,不过是美方用来在谈判中“占便宜”的惯用伎俩罢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特朗普不忘对华“放狠话”,但从145%直降至30%的对华关税税率,已经证明了中国才是本轮中美关税博弈的赢家。有分析指出,中美贸易谈判的前期局势和最终结果都对中国更有利,这说明美方才是急于跟中国恢复经贸谈判,推动双边贸易早日回归正轨的一方。

特朗普的类似表态,我们早已见怪不怪了,但是刚刚签署联合声明,第二天就急不可耐的放出狠话,在我们看来反而是特朗普为了面子而已。目前来看,特朗普总统本人与美国政府的立场,出现了一定的脱节,原本作为美国元首的特朗普,他说的话似乎并不总是应验。这就导致一个奇怪的现象,特朗普预测的中美关系,与现实情况出现偏差。就在中美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之前,特朗普还不断释放假消息,要中国先让步才会谈判,结果现实我们都看到了。

而特朗普其实也已经在中美联合声明之中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以煽动民粹上台的特朗普,最需要的就是美国能够不断地“赢”。与中方进行瑞士谈判,同时发布联合声明一事,特朗普一方面可以借机对此事大肆宣扬,以安抚深受贸易战之害的美国民众的情绪。另一方面随着联合声明的发布,中美两国也互相降低了对方的关税,这无疑也给美国经济打了一针强心剂,让美国各个在关税战之中苦苦挣扎的跨国企业松了一口气。



特朗普(资料图)

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值得一提的是,共33国代表齐聚北京,巴西、哥伦比亚和智利三国更是由总统特别出席这场部长级会议,中方主持本次会议的大局。这也就意味着33个美洲国家在特朗普滥加关税的关键时刻,选择来华增进双边关系。这种做法绝非无的放矢。美国对华出口集中在农产品和能源上,中方对其加征反制关税之后,它们显然已经无法跨越关税门槛销往中国,而由此造成的市场缺口则需要其他国家来填补。

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介绍,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上述五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今年“五一”期间,使用上述国家护照,在去哪儿平台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5%。



拉美农产品(资料图)

特朗普此时若继续在贸易问题上“四处开刀”,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更大的国内分化风险,地方利益与联邦层面的政策冲突不断,国内经济领域也很难承受全球化产业链动荡的震荡。特朗普若想在此局面下对中国“速战速决”,只是痴人说梦。在外部面对中方强势反击、内部又有加州后院失火的双重压力下,特朗普政府所能依赖的资源与盟友在逐渐减少。对于美国而言,这场对华贸易战在一开始就已经输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