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爸,拆迁的事定下来了吗?"林小雨倚在门框上,小心翼翼地问道。

父亲林建国放下手中的报纸,脸上没有女儿期待的喜悦,反而浮现出几分不自然。

他清了清嗓子,目光游移:"定了,两套安置房加补偿款,都给你哥处理了。"

空气仿佛凝固了几秒。

林小雨眼中闪过一丝黯然,却又很快扬起一抹微笑:"哦,那挺好的。"

她轻声说完,转身离开,留下父亲一个人坐在那里,神情复杂。

没人知道,这个看似平静接受的决定,会在多年后的一个特殊日子里,让这位固执的父亲彻底愣在原地,重新审视自己的一生。



林小雨从小就知道,在林家,她这个女儿永远比不上哥哥林小山。

每当邻居阿姨们夸她懂事时,父亲林建国总是笑呵呵地附和:"女孩子嘛,迟早是要嫁人的,懂事点好。"

这句话,林小雨听了无数次,每一次都像一根刺,默默扎在心里。

林家祖辈留下的老宅虽然算不上富贵,但在村里也算得上体面。

林建国和妻子陈秀英生了一儿一女,按照他的观念,儿子是传宗接代的根本,女儿迟早是别人家的人。

所以,从小到大,家里但凡有什么好东西,总是优先考虑林小山。

林小雨十二岁那年,考了全镇第一名。

她兴冲冲地跑回家,希望得到父亲的表扬。

"爸,你看!"她把红彤彤的奖状递到父亲面前,眼睛亮晶晶的。

林建国瞥了一眼,随手放在桌上,敷衍地点点头:"嗯,不错。"

然后转头继续看他的报纸。

站在一旁的母亲陈秀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悄悄塞给女儿一块巧克力作为奖励。

而就在上个月,林小山不过是篮球比赛得了个季军,父亲便大摆酒席,请了半个村子的人来庆祝。

这样的区别对待,林小雨早已习惯。

她不是没有委屈过,但时间长了,也就学会了把情绪藏在心里。

她暗暗发誓,总有一天,要用自己的努力让父亲刮目相看。

林小雨的目标很简单:证明女儿的价值不比儿子差,赢得父亲真心的认可。

这个看似简单的目标,却成了她一生的动力。

上高中时,林小雨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她希望考上大学,走出这个小镇,见识更大的世界。

母亲偷偷支持她,省吃俭用给她攒学费。

"小雨,妈给你报了补习班,周末去学习,争取考个好大学。"陈秀英小声对女儿说。

林小雨感激地握住母亲的手:"妈,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然而,当林建国知道这件事后,脸一沉:

"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什么?初中毕业就够了,找个工作早点嫁人多好。"

"建国,现在不比从前了,女孩子也要有知识,有本事。"陈秀英小声劝道。

"读那么多书,最后还不是便宜了别人家?"

林建国摆摆手,"小山还等着上大学呢,家里哪有那么多钱供两个孩子?"

尽管如此,在母亲的坚持下,林小雨还是继续了学业。

她比同龄人更加努力,因为她知道,自己没有犯错的余地。



就在林小雨高三那年,村里传来了一个重大消息:

镇上要大规模拆迁,开发新区。林家祖宅正好在拆迁范围内。

这对林家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机会。

按照政策,他们家可以获得两套安置房和一笔不小的补偿金。

一夜之间,林家的资产将翻几番。

"老林,这下咱们可发达了!"

村长笑呵呵地拍着林建国的肩膀,"两套房子,一笔钱,以后小日子可有奔头了!"

林建国平日里不苟言笑的脸上也露出了喜色。

这么多年辛苦操劳,终于有了回报。

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儿子林小山。

"小山今年大学毕业,正好可以在城里安家了。"

林建国打着算盘,眼中满是对儿子的期望。

当天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气氛难得的热烈。

"爸,听说咱家要拆迁了?"林小山放下筷子,兴奋地问道。

"对,按政策能给咱们两套房子,还有补偿款。"

林建国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那太好了!"林小山一拍大腿,"我刚毕业,正愁买不起房子呢。"

林小雨静静地吃着饭,并不插话。

她知道,这样的好事,轮不到自己做决定。

"小雨,你明年考大学,有什么想法吗?"

母亲陈秀英问道,试图把女儿也拉进话题。

林小雨抬起头,微笑道:"我想考省城的大学,学经济管理。"

"省城?那不是离家挺远的吗?"林建国皱了皱眉。

"爸,我想多学点东西,以后能帮到家里。"林小雨轻声解释。

林建国摆摆手:"女孩子家,往远了跑什么?考个师范,毕业了当老师多好。"

林小雨不再说话,但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一定要走出去,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随着拆迁工作的推进,村里的气氛日益热闹。

每家每户都在讨论分到的房子和补偿款怎么用。

有的打算开个小店,有的想给孩子在城里买学区房,还有的准备周游世界,了却夙愿。

林建国也开始频繁地和村里人商量拆迁的事。

"老林,你家那两套房子打算怎么分?"王大爷问道。

林建国毫不犹豫地答道:"都给我儿子。小山刚毕业,正是需要安家立业的时候。

一套自己住,一套出租,也有个收入。"

"那你闺女呢?不给她留一套?"

林建国摇摇头:"女孩子迟早要嫁人的,男方不得有房子吗?

再说了,我养她这么大,供她上学,已经仁至义尽了。"

这些话,不知怎么传到了林小雨耳中。

她没有发作,只是默默地擦干眼泪,更加坚定了要靠自己闯出一片天的决心。

拆迁补偿最终确定下来的那天,林建国难掩兴奋之情,召集全家人开了个"家庭会议"。

"这两套安置房,都在城区,位置不错。"

林建国指着图纸说,"我决定都登记在小山名下。你大学毕业了,也该成家立业了。"

林小山满脸喜色:"谢谢爸!我一定好好孝顺您和妈。"

陈秀英欲言又止,看了看女儿,最终还是没说什么。

所有人都以为林小雨会当场发作,毕竟这两套房子价值不菲,按理说她应该有份。

但出乎意料的是,林小雨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爸,您做主就好。"

林建国愣了一下,随即点点头:"你能理解就好。"

其实他心里多少有些过意不去,但传统观念作祟,他始终认为家产应该留给儿子。

就这样,两套价值不菲的拆迁房,全部落入了林小山名下。

林小雨连一分钱的补偿款都没有分到。

村里人知道后,纷纷议论。

"林建国也太偏心了,两套房子全给儿子,一点没给闺女留。"

"闺女再好也是别人家的人,这老观念害人不浅。"

"林小雨这孩子也是,太软弱了,换了我家闺女,早就闹翻天了。"

面对流言蜚语,林小雨选择了沉默。

她知道,吵闹解决不了问题,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赢得尊重。

高考那年,林小雨如愿考上了省城的重点大学。

当录取通知书送到家里时,林建国难得地表现出一丝骄傲,但很快又恢复了常态。

"上大学要花不少钱,我们能支持你的不多,你得自己想办法。"林建国说。

林小雨点点头:"爸,我会自己打工赚学费和生活费,不会给家里添负担的。"

陈秀英心疼地看着女儿:"小雨,妈这里还有些积蓄,你拿去用吧。"

林小雨感激地握住母亲的手:"谢谢妈,我会努力的。"

大学期间,林小雨勤工俭学,白天上课,晚上在咖啡馆打工,假期还做家教。



她学习刻苦,专业成绩优异,还自学了英语和电脑技能。

而此时的林小山,已经在父亲的安排下,进入了一家国企工作。

两套房子,一套自住,一套出租,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他偶尔会给父母寄些钱和礼物,但更多时候是沉浸在自己的生活中。

林小雨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回家乡,而是留在了省城。

她先是在一家外企找到了工作,凭借着出色的能力很快得到了提拔。

三年后,她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人脉,开始筹备自己的小公司。

"小雨,真的要自己创业啊?多不稳定。"母亲在电话里担忧地说。

"妈,我想试试。这些年我学到了不少东西,觉得自己可以闯出一番天地。"

林小雨信心满满。

"那...要不要和你爸说说,让他支持你一点?"

"不用了,妈。我想靠自己的力量证明给他看。"

林小雨的公司起步很艰难,但她凭借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不懈努力,逐渐站稳了脚跟。

两年后,公司已经小有规模,她也终于攒够了首付,在省城买了一套小公寓。

尽管父亲的偏心让她受过伤,但林小雨从未忘记自己是林家的女儿。

每个月,她都会往家里寄钱寄物,逢年过节必定回家看望父母。

"爸,这是我给您买的保健品,记得每天吃。"

"妈,这件羽绒服您穿着暖和,别再穿那些旧衣服了。"

林建国每次收到女儿的礼物,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心里却渐渐对这个女儿有了几分欣赏。

只是,多年的固执让他始终无法开口表达自己的感情。

与此同时,林小山的生活却开始走下坡路。

这些年,他靠着两套房子的光环,娶了个漂亮媳妇,生了个儿子,日子本该过得顺风顺水。

但好景不长,他沉迷于各种投资和赌博,屡屡失败,不仅花光了自己的积蓄,还动起了房产的主意。

"爸,我想把那套出租的房子卖了,有个投资机会,回报率特别高。"林小山在父母家吃饭时突然提出。

林建国皱起眉头:"房子是根本,不能动。再说了,那套房子的租金不是一直给你妈买药吗?"

"就这一次,爸。"林小山打包票,"我保证,一年内翻倍返还。"

在林小山的软磨硬泡下,林建国终于松了口。

但结果却如大多数人预料的那样,投资失败了,一套价值不菲的房子就这样打了水漂。

更糟的是,林小山背着家人还借了一屁股债,债主们开始找上门来。林建国夫妇这才知道儿子的处境有多糟糕。

"你怎么能这样!"林建国气得浑身发抖,"那是我们老两口养老的钱啊!"

林小山跪在地上,涕泪横流:"爸,我也不想的,我被骗了。"



就在林家陷入困境的时候,父亲林建国的六十大寿悄然临近。

"小山,你爸六十大寿,你得准备点什么。"母亲陈秀英打电话提醒儿子。

"妈,您也知道,我现在手头紧......"林小山支支吾吾。

陈秀英叹了口气:"我知道了,你尽力就好。"

同样接到电话的林小雨,却让母亲惊喜不已。

"妈,爸的大寿我一定回去。

我已经准备好了礼物,到时候给您和爸一个惊喜。"

陈秀英忍不住问:"什么惊喜啊?"

"到时候您就知道了。"林小雨神秘地笑道。

挂了电话,林小雨看着窗外的城市夜景,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六年了,自从那两套拆迁房全给了哥哥,她就离开了家乡,靠自己的力量在外打拼。

如今,她终于有机会向父亲证明,女儿同样可以有所作为。

林建国的六十大寿如期而至。

村里人都知道林家老爷子要过大寿,纷纷前来贺喜。



林家的院子里挂满了红灯笼,桌子上摆满了酒菜,一片喜庆祥和的景象。

林小雨提前一天回到家乡,帮母亲准备寿宴。

当她走进家门时,发现父亲似乎苍老了许多,眼角的皱纹更深了,背也微微驼了。

"爸,您最近身体还好吗?"林小雨关切地问道。

林建国点点头:"老毛病,不碍事。"

林小雨没有多问,但她注意到父母的神情有些凝重,家里的气氛也不如想象中的喜庆。

"妈,怎么了?家里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林小雨趁父亲不在,悄悄问母亲。

陈秀英叹了口气,把林小山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女儿:

"你哥把房子卖了,钱也输光了,还欠了一屁股债。

债主天天上门,把你爸气得病都犯了。"

林小雨的心一沉:"债务有多少?"

"听你爸说,差不多五十万。"

林小雨沉默了一会,然后轻声说:"妈,别担心,会有办法的。"

寿宴当天,村里人陆续来到林家,送上祝福和礼物。

林建国坐在主位上,脸上带着笑容,但眼神中却透着疲惫和忧虑。

林小山一家也来了,但明显心事重重。

他的妻子王丽一直板着脸,儿子小林也没有往日的活泼。

"爸,祝您六十大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林小山递上一个精致的礼盒,里面是一块看起来价值不菲的手表。

林建国点点头:"嗯,谢谢。"

众人都知道林小山最近的处境,看到这么贵重的礼物,不免交头接耳。

"这表得几千块吧?小山哪来的钱?"

"听说他欠了一屁股债,该不会是借钱买的礼物吧?"

就在气氛略显尴尬之际,林小雨走了进来,手里提着一个普通的纸袋。

"爸,祝您六十大寿,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林小雨把纸袋递给父亲。

林建国接过纸袋,打开一看,是一瓶普通的保健酒和一张卡片。

他的表情有些失望,但还是点头道谢:"谢谢,有心了。"

村里人看到这一幕,更是窃窃私语。

"小雨在省城工作不是挺好的吗?怎么就送这么点东西?"

"可能是心里还记恨拆迁房的事吧。"

林小雨似乎没听到这些议论,只是安静地站在一旁,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眼神中却闪烁着说不清的光芒。

就在这时,一辆豪华轿车停在了林家门口,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车门打开,走下来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

"请问,这里是林建国先生家吗?"男子彬彬有礼地问道。

众人点头,不明所以。

男子走到林建国面前,鞠了一躬:"林先生,您好。我是省城盛世地产的王经理,特地代表林小雨女士前来送一份特殊的寿礼。"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林小雨身上。林小雨站起身,走到父亲面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