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最新民调显示,2025年中期选举初步结果震撼政坛——杜特尔特家族强势回归,而马科斯政府支持率跌至25%,这场政治地震正重塑菲律宾未来格局。
菲律宾2025年中期选举本应是马科斯政府的"期中考试",但结果却演变成一场政治大地震。最令人震惊的是,正在监狱服刑的前总统杜特尔特以压倒性优势当选达沃市市长,得票率高达68%,远超第二名候选人30个百分点。这不仅是菲律宾政治史上的奇观,更向外界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杜特尔特家族的政治影响力并未因其入狱而削弱,反而在逆境中展现出惊人的韧性。
杜特尔特资料图
杜特尔特家族的胜利远不止于此。其长子保罗成功连任国会议员,小儿子塞巴斯蒂安高票当选达沃市副市长,就连年仅28岁的孙女也顺利拿到达沃市议员席位。这个政治家族几乎垄断了达沃市所有重要职位,在当地形成了"杜特尔特王朝"的统治格局。更值得注意的是,达沃市作为菲律宾第三大城市,其政治风向往往能影响全国政局。
这场选举本质上就是杜特尔特家族与马科斯家族的"代理战争"。虽然杜特尔特本人身陷囹圄,但其政治机器仍在高效运转。分析人士指出,杜特尔特的支持者将这次选举视为对其政治遗产的保卫战,投票率创下近年新高,达到72%。相比之下,马科斯阵营在多个传统票仓遭遇滑铁卢,其力推的候选人在至少5个关键选区落败。
民调数据更让马科斯政府坐立不安。最新调查显示,仅有25%的民众对其执政表现表示满意,而不满意度飙升至63%。经济问题成为选民最关注的议题,高达78%的受访者将物价上涨、就业困难列为头等关切。菲律宾统计局数据显示,该国通胀率已连续8个月超过6%的警戒线,贫困人口比例回升至21%。这些数字都在提醒马科斯:如果不能在短期内改善民生,其政治前途将岌岌可危。
就在菲律宾国内政治动荡之际,南海局势也在同步升温。5月以来,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舰艇已至少3次试图强闯中国黄岩岛邻近海域。中国海警公布详细航迹图显示,菲方船只多次故意偏离正常航线,最近时距离黄岩岛仅0.8海里。解放军南部战区发言人明确表示,已对南海实施"全天候、全时段"监控,任何挑衅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反制。
山东舰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海上摩擦恰逢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期间。中国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突然出现在菲律宾北部海域,进行实战化演练。军事专家分析,这是中国对美菲军事合作的一次明确警告。更令地区局势复杂化的是,美军计划在菲律宾建立多个预置战备仓库,储存包括导弹、弹药在内的大量军事物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直言,此举是将亚太地区变成"火药桶",敦促有关国家不要"引狼入室"。
菲律宾外交部声称中国在南海的行动"威胁地区和平",但国际观察家指出,马科斯政府可能是在借外部矛盾转移国内注意力。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的报告显示,菲律宾民众对南海问题的关注度仅为12%,远低于对物价(78%)和就业(65%)的关注。中国驻菲大使明确表态: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菲方的任何"小动作"都在解放军掌控之中,奉劝菲方不要误判形势。
杜特尔特家族的强势回归,正在深刻改变菲律宾的政治生态。与马科斯倾向亲美的外交政策不同,杜特尔特家族历来主张在大国间保持平衡,曾推动中菲关系显著改善。如今这个政治家族重获影响力,很可能调整菲律宾的对外政策走向。
经济困境是马科斯政府面临的最大软肋。菲律宾比索对美元汇率已跌至历史低点,外债规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世界银行最新报告将菲律宾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4.2%,远低于政府设定的6%目标。在这种情况下,选民对政治家族争斗的容忍度正在迅速耗尽。有迹象显示,杜特尔特阵营可能利用民众不满情绪,推动提前举行大选。
马科斯资料图
南海问题上,中国采取军事外交双轨策略。一方面,解放军南部战区发布歼-16战机巡航黄岩岛的实战画面;另一方面,中国外交部积极与东盟国家沟通,呼吁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这种"刚柔并济"的做法既展示了捍卫主权的决心,也为局势降温留下空间。
美国因素使局势更加复杂。五角大楼最新预算案显示,2025年对菲军事援助将增加35%,达到1.2亿美元。美军计划在菲律宾新增4个军事基地的使用权,其中1个距离台湾仅400公里。这种步步紧逼的态势,正将菲律宾推向大国博弈的最前沿。
这场政治地震的余波远未结束。可以确定的是,菲律宾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国内政治斗争、经济困境与地缘博弈相互交织,每一个选择都可能改变国家命运,也将影响整个亚太地区的战略平衡。未来几个月,无论是马科斯政府的应对之策,还是杜特尔特家族的下一步动作,亦或是中美在南海的角力,都值得持续关注。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菲律宾的政治动荡期还远未结束,更大的风暴可能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