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又活跃了?
昨天(5月19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广州接受专访
对新冠病毒流行趋势做出最新判断
“这一轮新冠感染整体上可防可控,不必恐慌。”钟南山提醒,对于部分65岁以上且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来说,存在一定危险,建议感染者要在48小时内尽快服用特效药,如来瑞特韦、先诺特韦和民得维等,避免发展成为重症。
上海疾控:
疫情上升,实则常规流行阶段性波动
此次反弹不是突如其来的新疫情,而是常规流行节奏中的一次小高峰。有专家表示,新冠病毒感染的流行高峰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而与人群抗体水平有关,本轮新冠小高峰距上一波高峰已近一年,很多人针对新冠的抗体水平已经下降。
上海监测数据显示,本轮疫情高峰有以下特点,一是与上一次高峰间隔长,距本市上一波疫情高峰(2024年夏季)已近一年;二是疫情峰值低,目前疫情水平低于2024年夏季高峰;三是病例症状轻,报告病例中多为轻症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无危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上海新冠病毒活动强度呈阶段性低水平波动趋势,预测5月中下旬本市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将趋于平稳。
普通人无需过度担忧
3类人群要注意
大多数健康人来说,这轮新冠的症状确实相对轻,比如咽痛、发烧一两天、身体疲乏,部分人还会咳嗽持续一周甚至更久。但即便是“像感冒”,不用过于担忧,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方面它可能影响你更长时间的体力和恢复;另一方面也可能在你不经意中传染给家中体弱的老人、孩子或慢性病人,带来严重后果。
以下3类高风险人群要注意防范:
60 岁以上老人
有基础病(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肿瘤等)
免疫力低下者(如肿瘤放化疗期、器官移植患者)
上海部分医疗机构急诊现状
据报道,近期在瑞金医院、新华医院等三甲医院的急诊和发热门诊,新冠患者的比例有所上升,但总体就诊人数并不多,内科诊室基本等待一到两位就可以看病,检验处和药房也都无需排队。
在普陀区中心医院的发热门诊,近日陆续有患者前来问诊,其中有不少是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发热患者。一位工作人员证实,近期新冠阳性的确诊比例有明显上升。护士会在初诊台直接开具验血、新冠以及流感检测三项检查,以提高诊疗效率。
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张继明介绍,新冠感染后,抗体维持的时间一般在半年到一年。当人群抗体水平下降时,新冠已经就会呈现阶段性波动。好在这一波反弹的症状不算严重,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
全国范围内的
这一轮新冠病毒流行形势会怎么变化?
钟南山预测
目前仍处在爬坡阶段
预计6月底前结束流行
持续6至8周时间
一、多国新冠病毒阳性率都在增加
新冠病毒在全球的流行情况如何呢?钟南山收集了一组数据:从今年3月到5月初,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新加坡、英国、法国、巴西、挪威的监测数据均表示,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呈现增加趋势。以香港为例,其报告的死亡病例中,83%以上的是65岁以上的人,90%以上的人存在并发症。
二、预计6月底左右结束本轮新冠流行
中国疾控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从3月31日到5月4日,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从7.5%增加到16.2%,住院病例阳性率也从3.3%增加到6.3%。
“我们有一个预测模型,用于研判疫情形势,预计6月底左右结束流行,现在处于爬坡阶段,将逐步接近高峰。”钟南山说。
三、流行毒株为XDV变异株,咽痛症状明显
“这一轮新冠疫情与之前相比差别不大。”钟南山说,早期症状表现相似,表现为发烧、头疼、全身疲劳、嗓子疼。但这一次临床反映,刀片嗓的症状更明显一些,另外咳嗽也多一些。
他认为,流行毒株XDV传染性还是强的,但是它的致病力相对较弱。
近期以来,很多人开始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对新冠病毒来说,有防护效果吗?
钟南山建议,在空气不太流通的地方戴好口罩。
四、无证据表明南北方流行差异与气候有关
“从区域来看,新冠病毒在中国北方流行稍早一些,而在南方正处于接近高峰时期。”钟南山说。
有人认为,南北方新冠病毒流行时间的差异,或与气候、气温相关。对于这一观点,钟南山认为,无证据表明南北方新冠病毒流行差异与气候相关,不过北方可能会结束稍微早一点。
五、有基础病老年人是高危人群
有人认为感染新冠病毒像是“感冒”一样。对此,钟南山认为,对于多数的年轻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后,只需要对症治疗即可。但需要注意的是,奥司他韦等用于治疗流感的药物,不可用于新冠病毒治疗。
钟南山提醒,对于一些有基础病的65岁以上老年人,家人和医生需要重点关注他们的病情变化。若不及时用特效药,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最终危及生命安全。若能在48小时内服用特效药,可能就能阻断病情向重症方向发展。
六、无证据证明新冠流行有大小年之分
有人认为新冠与流感有些相似,可能会出现季节性流行甚至是大小年的情况?对此,钟南山表示无证据支持这一说法。
他认为,从病原学角度来说,新冠病毒为了生存会减少致病力,但未来能否“流感化”,现在还不能作出判断。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新冠病毒不会消失。
七、正研发广谱抗冠状病毒疫苗
本世纪以来,从非典型肺炎(SARS)到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再到新冠病毒(COVID-19),这些已经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不小影响,这就提醒科学界需关注冠状病毒的潜在影响。
“本世纪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基本与冠状病毒、呼吸传播有关。”钟南山透露,目前正在研发广谱的抗冠状病毒的药物、疫苗和抗体,希望能有更好能力应对类似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八、现有国产特效药不适于5岁以下小孩
治疗新冠感染,应如何用药?钟南山说,目前在国内上市的抗新冠病毒药物中,有三款国产药进入了国家医保,分别是来瑞特韦、先诺特韦和民得维。这三款药物属于处方药,需要有医生开具处方后才能使用。
钟南山介绍,虽然目前国产特效药效果好,但因为这些药物均没有在0-5岁儿童群体之中进行临床试验,所以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小孩使用特效药物是安全且有效的。当0-5岁儿童感染了新冠病毒后,建议使用一些安全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一般情况下,新冠患儿往往伴随着家庭聚集感染,所以当家人已有不舒服情况时,建议做好严格隔离,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小孩。
新民晚报(xmwb1929)综合南方都市报、上海疾控、新闻坊编辑:施雨编审:何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