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2025国际博物馆日山东省济南主会场活动暨“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泉・城历史文化特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幕。活动通过多元文化体验、重磅展览发布、科技赋能创新等七大核心环节,打造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博盛宴,向市民游客发出“触摸泉城历史、感受文化脉动”的诚挚邀约。
图为开幕仪式现场。(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供图)
活动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博物馆、济南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等6家新备案博物馆被集中授牌,至此,济南备案博物馆总数达96家。济南市博物馆“明・明德”展览、城子崖遗址博物馆研学项目等8个高质量发展案例获奖。民俗、非遗、工业等多元主题馆如繁星般点缀泉城。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2025年博物馆研学旅游优秀产品”,包括“泉脉寻踪”“非遗手作”“考古盲盒”等15条沉浸式线路,为亲子家庭、研学团体提供“行走的课堂”。济南市博物馆讲解大赛颁奖环节展现了文博工作者的风采——6位专业组一等奖获得者用生动讲解让文物“开口说话”,8家优秀组织单位以赛事推动讲解水平提升,搭建起公众与历史对话的桥梁。
现场,山东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与山东博物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文物IP开发、文创产品保护等领域深度合作,为文物IP开发戴上“法治安全帽”,这一举措标志着山东文博产业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的重要跨越。
值得一提的是,两大数字化项目启动——“南北极探索中心数字体验项目”让观众在冰川裂响中触摸极地秘境,“山东博物馆数字展馆”则用超高清影像重建济南古城街巷,指尖轻点即可漫步宋元时期的泉畔人家。
此外,当新之航传媒科技、歌尔等科技企业与多家博物馆携手按下启动键,山东首个“文化+科技”数字文旅集群正式启航,为全国博物馆数字化转型递上“山东样本”。(济文旅 葛红普)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