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联邦政府总理米舒斯京4月在财政部会议上公布,去年俄罗斯经济保持了4.3%高速增长!
人们不禁疑惑:难道这世上真的存在顶住国际制裁,在战争中越打越富的奇迹?
然而,最近在欧洲圈传开的一份报告却打破了这一说法。它揭示俄罗斯真实情况,怕是远非俄官方宣传的那么风光。
“虚假”俄罗斯?
这份由斯德哥尔摩转型经济研究所提交给欧盟的报告,却阐述了一个与俄罗斯官方完全相悖的观点:俄罗斯经济实际正处于一个日益不稳定的状态。
其实在俄罗斯公布2024年全年GDP增长数据之前的1月份,总统普京就表示俄罗斯2024年度的财政赤字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一切都在可接受范围内。
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的收入增长,为俄罗斯财政提供了高达25万亿卢布以上的贡献。该金额不但大大超出了政府预期,同时还为俄罗斯摆脱外部市场价格干扰、形成稳定收入来源打下了基础。
但欧盟的报告对这一增长提出了质疑,认为俄罗斯不过是使用了一种叫做“购买力平价”的算法拉高了数字,目的只是为了数据上的风光和说法上的体面。
这些漂亮数字的背后,往往是民生支出的压缩。
也就是说,俄罗斯在加大军费支出、带动军工产业增长的代价,是俄罗斯民众的养老金严重缩水、医疗资源异常紧张、教育投入大幅削减等。
此外,还有对公众生活影响最直接的生存物资与日常用品的涨价,以及普通岗位工资收入的滞涨和减少。
俄官方公布的仅9%的通胀率和俄央行所实施的高达21%的利率,也从侧面证明了俄罗斯经济的真实状况。
正如经济学家贝克尔所说,没有哪个正常的央行敢设置高出通胀率十几个点的利率,除非实际通胀率比公布出来的高。
想想这也很正常,不断攀高的军费开支,叠加一轮比一轮严厉的经济制裁,自然需要牺牲民生来为此买单。
而俄罗斯又是一个经济结构较为单一的国家,高度依赖于自身的能源出口。欧盟制裁以及被踢出SWIFT系统,势必会导致能源出口的收入大幅下降。
尽管俄罗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和本币结算渠道绕过制裁,但其效果也必然会大打折扣。
至于俄官方所谓的制造业增长,主要局限于军工生产方面。这种增长也只适用于维持必要的战时经济,无法代表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当然,欧盟的这份报告旨在为其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提供理论支持。
在其拟定的第17轮制裁中,将重点针对俄罗斯能源出口的隐秘运输方式和其他结算渠道,进一步堵死俄罗斯的能源收入。
如果那样的话,俄罗斯面临的问题将会比现在更加严重。
俄罗斯“很难”
假如战争仍要持续,欧盟新一轮的制裁必将来临,接下来俄罗斯的社会问题也会随之越来越严重。
为了继续维持住庞大的军费开支,俄罗斯政府必须要进一步削减社会福利。这将导致民生问题扩大发酵,食品与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也会加剧上涨。
同时,战争带来的兵员消耗和人口危机也将爆发。此前俄罗斯就已经进入了人口负增长阶段,三年的战争使人口负增长趋势不断恶化,且对人口年龄结构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此外,由于俄罗斯之前于偏远地区征兵的比例远高于莫斯科地区,致使莫斯科与地方民族的裂痕正在加深,随时可能激发矛盾冲突。
而这种矛盾冲突很可能会造成普京政权的不稳定,引起地方官员和军队高层的相互问责,反对派也会趁势发难。
但最主要的还是经济困境,俄罗斯目前的这种战时经济肯定不具备持续性。其带来的畸形增长和民生萎缩,将会影响俄罗斯未来10至20年的发展。
俄罗斯虽然一直在力求加强与中国、伊朗、朝鲜等国家的贸易合作,但很多项目常常因成本和地缘问题而受阻。
因此无论怎么看,俄罗斯都得在未来的几年里接受经济失衡、社会疲敝、政治压抑、军事消耗、外交孤立等问题的严峻考验了。
延绵不绝的战争,不仅危害着战场上的生命,还会把后方民众的生活和国家的未来,都放在战车下反复碾压。
而俄罗斯想要走出困境,唯有回到和平发展的道路上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