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搬来中国“救兵”,这次中国不费一枪一弹,足够让莫迪打消不该有的念头。
巴基斯坦外长访华期间,中国作出决定,加快巴基斯坦西北部莫赫曼德水电站拦河大坝的建设进度,此举立刻引发了印度媒体的关注。
该工程6年前开建,还有一年就竣工,被巴基斯坦定义为“国家旗舰项目”,目前已经进入关键阶段。
【巴基斯坦未雨绸缪,中巴加快大坝建设】
中巴在此时选择提速,背后或许存在深远的战略考量,不排除是受到了近期印巴对峙的影响。
我们也知道,前不久,印度与巴基斯坦再次因为克什米尔问题爆发冲突,印度直接暂停了与巴基斯坦的水资源协议,企图利用自己在印度河流域的上游地位,对巴基斯坦形成战略威慑。
莫迪本人一度放出狠话,称“血与水不能共流”,印度要让巴基斯坦“一滴水都得不到”。
虽说,印度目前的水利工程水平,还不足以支撑对下游邻国长期断水截流,最终结果只会是害人害己。
不过莫迪政府一贯很擅长操弄民粹,包装舆论。
【中巴加速水利项目,引起印媒的关注】
印度此时拿印巴水资源协议做文章,就是出于这个目的,至于可能的后果与风险,就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了。
巴基斯坦同样寸步不让,明确将水资源划为红线,称印度要是将对自己断水截流,就是不折不扣的“战争行为”。
后来双方在克什米尔一带多次交火,印度在空战中并未占到任何便宜,战果反而比起2019年那场空战更加惨淡。
军事上硬碰硬不好使,印度随即继续在印度河流域动歪脑筋。
本月初,莫迪政府开始找借口,间歇性地断水截流,巴基斯坦部分地区的水流量一度暴跌90%,灌溉、发电受到严重影响。
【莫迪威胁巴基斯坦,要让后者“一滴水都得不到”】
印度随后不打招呼就开闸放水,巴控克什米尔部分地区随即被淹没。
可见,印度已经初步具备了找邻国麻烦的能力。
更不要说,莫迪政府这段时间,正打算在印度河主要流域扩建运河,打着兴建水利的旗号,实际上有不可告人的地缘政治目的,为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的断水截流做准备,作为拿捏巴基斯坦的一个“撒手锏”。
眼下印巴虽然达成了停火,但水资源协议何时恢复,莫迪的口风仍然微妙。
这段时间,印度举国都沉浸在所谓的“胜利庆祝”中,莫迪政府要是在这时就水资源问题松口,岂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一场印巴对峙下来,印度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在印巴关系上缺乏政治底线,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一切都向国内民粹看齐。
【印度的设想是,在上游操控水利,随时拿捏下游的巴基斯坦】
这将导致印度在对外政策上,有强烈的冒险、作秀倾向。在对待中国时可能还会收敛不少,对巴基斯坦就没那么多顾忌了。
所以巴基斯坦必须为最极端的情况未雨绸缪,确保印度一旦掀桌,自己能够第一时间化解冲击。
虽说印度政府修建水坝、运河或其他水利设施,企图拦截或转移印度河流域的水资源,起码需要数年时间。
但巴基斯坦不可能等到印度工程竣工的时候,才想起来制定对策,那样就为时已晚了。
在巴基斯坦外长访华期间,中方作出加速水电站建设的决定,和前面的消息结合在一起看,更显得意味深长。
这次巴基斯坦外长访华,印巴对峙是重点议题之一,巴基斯坦在向中方通气、交底之余,多少也会利用中巴战略合作的优势,确保在对印综合博弈中,自己不会一直被动挨打。
与中国合作的水利项目,恰好能解决巴基斯坦所面临的燃眉之急,对印度的威慑战略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巴基斯坦外长访华期间,中巴提速水坝建设,更显意味深长】
巴基斯坦实际上,还有一张底牌未出。
此前,印度开始炒作暂停水资源协议时,巴基斯坦总理助理就通过媒体暗示说,莫迪政府要是敢开这个先河,中国不会坐视不理。
巴基斯坦的上游是印度,也别忘了,印度的上游是中国。印巴之间还有水资源协议做保底,中印之间可没有。
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巴基斯坦想要传达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印度如果真的要彻底打破上下游国家合作利用水资源的政治默契,就要做好被更上游国家“如法炮制”的心理准备。
顺带一提,中方承建的水利工程,不止莫赫曼德大坝这一个。另外还有卡洛特大坝,迪阿莫-巴沙大坝,这两个都被称为巴基斯坦自己的“三峡工程”,分量可见一斑。
这些工程的建设存在多方面的意义,首先更好地帮助巴方利用国内水资源推动自身发展,为中巴经济合作提供更多动力。
然后才是印巴对峙的长期战略需要,这些水利工程相继竣工以后,巴基斯坦在流域调节能力上,有了相当的自主权。尽管不足以彻底抹平上下游国家的差距,但莫迪政府日后再想拿印巴水资源协议做文章,效力只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