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俄军明知自己已全面落后,也不愿采购中方武器装备,俄罗斯专家一句话终于说出实情:各方恍然大悟!
俄罗斯是老牌军事强国,中国军工厚积薄发,两国比邻而居,但是军事技术交流却十分有限,这件事令其他国家百思不得其解。
西方国家就是始终不肯相信,他们一直认为中国背地里给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
直到印巴空战发生,全面制空权的压制,让众人意识到,中国武器若是给了俄罗斯,俄乌冲突的形势也不至于是这样的。
除了各种地缘政治的外部因素影响,俄罗斯军队明明知道自己的装备全面落后,为何不愿意从中国采购武器呢?
俄罗斯的军事专家瓦西里·卡申点破背后的原因,俄罗斯和中国缺乏军事合作的现状,跟俄罗斯军工产业后继无力的困境,存在异曲同工之处。
俄罗斯强大的军事工业基础,是从苏联时积累而来的,在冷战时代,苏联和美国相互抗衡,二者在武器装备上不相上下。
军事武器虽然不是日抛型产品,但是随着现代战争的革新,对军工产业的要求日新月异,信息化战争背景下,武器装备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俄罗斯却脚步落后。
俄罗斯的军事工业是在吃老本,但是技术革新和理念更新却十分缓慢,远不及中国军工跟得上时代。
军事工业的发展不进则退,俄罗斯在探索现代军事工业的道路上陷入瓶颈,中国却迎头赶上,不知不觉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
俄罗斯不愿意承认,更不愿意面对,俄罗斯和中国的军事发展状况,已经完全掉了个。
中国一穷二白的时候,苏联处在援助者的地位,要想让俄罗斯低下高昂的头颅,转而向中国求助,俄罗斯是抹不开面子的。
更重要的是,这不是经济贸易或者文化交流,而是代表着硬实力的军事工业,当惯了军事大国的俄罗斯,向中国学习军事技术,这对于俄罗斯来说是一种“羞耻”。
俄罗斯并非针对中国,更多的是不愿意承认军事落后的自尊心,是强撑着维持大国地位的需求。
说白了,在与欧洲的对抗,与美国的紧张关系,与乌克兰的冲突,种种动荡的局势中,俄罗斯最不想做的就是示弱,俄罗斯想要维护这个横跨欧亚大国,综合实力强国的面子。
俄罗斯专家卡申指出,俄乌冲突暴露出俄罗斯军工体系的瓶颈,再追根溯源,就是俄罗斯对现代战场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意识理念上的差别,导致俄罗斯过去很长时间没有重视军工技术的科研投入,这直接导致了俄罗斯武器的落后。
俄罗斯何尝不知,中国现代的军事工业,在技术创新和作战理念上,都超越了俄罗斯武器,但是俄罗斯很难迈出跟中国军事技术合作的这一步。
中国和俄罗斯在军事技术的交流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合作经验,俄罗斯没有准备好面对军事强大起来的中国,也无法掌控军事技术合作会是个什么局面。
失控感带来不安全感,俄罗斯无法在一个脆弱的合作基础上试探。军事工业领域不同于其他领域,若是无法交付信任,合作反而会制造威胁。
另一方面,俄罗斯和中国对军事工业的理解有巨大的鸿沟,俄罗斯的军事工业体系的标准,跟西方国家更为接近,东大武器则是自己摸索出的另一套体系。
俄罗斯对纳入北约秩序的兴趣,远比对跟中国展开军事合作的兴趣大,双方的军事工业,在全球军工市场定位相似,存在着实际竞争关系。
这种隐隐的竞争,也导致俄罗斯无法跨越中俄之间的认知差异,中俄展开军事技术深度合作,一没基础,二没条件。
中国跟上现代化、信息化军事工业的潮流,经历了艰苦卓绝的阵痛时期,而选择了平顺过渡的俄罗斯,短时间内是无法达成一致的。
卡申毫不留情地指出了中俄军事技术合作的障碍,他认为,俄乌冲突已经证明了,战争形态发生了重大改变,遵循传统的俄罗斯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地步。
俄罗斯若想跟上现代战场的形势变化,就必须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放下过去的荣光,打破军事强国的自尊心,引进新鲜血液来。
参考资料:瓦西里·卡申:战争形态发生重大改变,中俄应克服“技术民族主义”思维2025-05-15观察者网收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