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网 用文学点亮梦想

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平台

拥有二十多年图书出版经验

出版优秀文学作品 培育知名青年作家

◆青年作家网长期致力于图书策划、编辑、设计、出版、印制、发行和宣传等工作,与国内五十多家大型出版社签署战略合作,携手打造高品质的出版品牌!

◆安排新华书店、京东、当当、淘宝等线上线下多渠道上架发行,国内外三百余家省市级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收藏!

◆诗歌、小说、散文、童话、传记、志书、社科等体裁不限,均可出版!

◆图书出版微信咨询:2416378191

书评‖一部唤醒记忆的书

——品读张贤春老师《双子座》有感

作者:覃晓倩

初夏的陌上,在桅子花醉人的清香里,我轻轻捧起张贤春老师的这本《双子座》,只一眼,便被其独特的封面深深吸引。淡黄色的书页上,一轮红日若隐若现,掩映在群峰山峦之间;古老的银杏树在微风的吹拂下,杏树上金色的叶子如一群自由的精灵在空中翩翩起舞;一位举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耄耋老人正缓缓走向不远处的老屋,阳光下的背影向后延伸……这抹淡黄如同远古的岁月,在我的眼中泛起温润的光,一下子将人的记忆拉回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

从简介中得知,本书的作者张贤春老师出生于1963年,是土家族人,贵州省德江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不仅是一名优秀的作家,还是电影《喋血神兵》的编剧。他曾在报刊上发表小说、杂文、散文若干,著有长篇小说《神兵》《鸡往后刨》等八部作品。其中,长篇小说《猪朝前拱》获烟雨红尘原创文学“人气和评论奖”、贵州省首届少数民族文学“金贵奖”,报告文学《德江城市梦》获贵州省第二届专业文艺特等奖。散文集《山里人》、趣味杂文集《傻人傻话》分别获铜仁地区第二届、第三届文艺奖三等奖和二等奖。特别是长篇小说《青龙坝》曾参展全国第二十四届书博会。《双子座》是张贤春老师继《鸡往后刨》之后出版的又一部凝聚着他深厚情感与独特写作风格和文笔特色的佳作。


这是一部反映贵州乌江边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一部深刻洞察家庭变迁与人性微观的力作。全书通过细腻的笔触,以乌江县青龙坝石家寨石德坊一家为缩影,跨越近百年岁月,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艰苦岁月开始,到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百年变化展开故事情节。通过对家庭成员的刻画,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矛盾和冲突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小说通过主人公的视角,挖掘出农村家庭虽然在国家变革中经济、教育、医疗等方面取得了进步,物质和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人性中的自私与贪婪却如两股暗流依然存在,似乎并未从根本上改观,还需要进一步改造。书中,石德坊从小父母双亡,被伯父收养长大。成年后,他结婚生子,夫妇二人在劳累奔波中生下一女六男,之后含辛茹苦将子女养育成人。本以为日子会一帆风顺地过下去,不曾想却遭遇到了生活的波折与利益纠葛的亲情考验。辛苦修建的木房被烧毁,重建木屋时,几个儿子或因认为分配不合理,或因病、或因落户他乡难养其老,重担最终落在唯一的女儿身上。石德坊去世后,儿子们又因政府占补平衡政策拆除坍塌老屋复耕,分配补助各自应占多少比例产生分歧,最终诉诸法律。

这本书像一粒埋进土壤里的种子,在岁月的悄然流逝中抽出藤蔓,直达人的灵魂深处,让读者在纸页翻动的沙沙声里,遇见生命的光。我很喜欢张贤春老师与众不同的写作风格。张老师在描述普通人的生活苦难时,并没有像其他作者一样千篇一律地贩卖苦难,甚至歌颂苦难,这些在文章中便可窥见。“主人公在父母死、小妹死时,都未流一滴泪。”读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认为主人公冷漠无情,但只有真正经历过苦难的人才能理解,并与书中的人物和他们的生活产生共鸣,这一点我感同身受。其实,真正经历着苦难的人,他们需要的并不是同情,因为同情只会让人的内心变得脆弱,只会让人心里产生更大的压力,也会让苦难愈发厚重,而这些同情在生活的辛酸和无奈面前又是如此苍白无力。

本书中,作者通过对故事角色之间心理变化以及情感上多重复杂性的描述,映照出那个年代农村家庭在经济等方面的缺失,以及随着国家变革后农村在教育、医疗上发生的巨大改变。虽然物质上的丰富让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人的精神世界却并没有得到升华,从而引发读者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在哲学书里,世界是抽象的,而张老师笔下的《双子座》,却将农耕时代的景象具象化了。这本书直接剖开了生活的血肉,它犹如一面镜子,不仅照见了岁月长河中的家庭百态,更映射出人性的自私与贪婪,发人深省。

《双子座》于我而言,不仅仅是一场文学的盛宴,更是一部引人深思、升华读者灵魂魅力的佳作。张老师书中的文字是有灵魂、有温度的。它能让读者在阅读中涅槃重生,甚至在书中找寻到面对困境时的力量。这些文字犹如一汪湖泊,让我们在纸页到现实的旅程中脱胎换骨。当你的指尖掠过每一张书页,那些文字的光便从指缝里渗出来,照射进晦暗的心里。书中的文字不仅藏着阳光的温度,更藏着旺盛的生命力,漫步其间,让人满眼都是湿漉漉的绿。它们又仿佛会呼吸,一个劲地想让书外的人听见并与之产生共鸣。

书中描写小孩子冬天用竹烘笼暖手,里面的炭火快熄灭时,男孩子会把烘笼抡圆了上下转圈,有时用力不均,烘笼里的炭灰就扑得满头满脸。此时此景仿佛彼时彼景,让人不禁回忆起自己儿时的经历,是如此具体与真切。我们小时候的冬天也是这样提着一个竹烘笼去上学。那时候家里无钱买炭,奶奶就将灶膛里燃烧过的木头用火钳夹出来,放在一个大的瓦罐里盖上盖子,让木头完全熄灭变黑,于是就成了炭。我清晰地记得,落雪的清晨,我都会和姐姐们一人提着一个竹烘笼,踩着厚厚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学校赶。上课时就把冻僵的手和脚依次放在竹烘笼上取暖。当炭火快燃尽时,又添上几块放在笼里,然后抡起竹烘笼上下转圈;抑或用嘴对着竹烘笼的边缘用力吹气,让火烧得更旺更温暖。有时力气大了些,竹烘笼里的灰便被吹得四处乱窜,弄得自己满头满脸。这样的事情,估计六、七十年代的人都经历过吧。这些儿时的点滴故事因时间的久远,原本已渐渐淡出脑海,却在书中看到后,一下子变得清晰、明朗起来。

张贤春老师的作品朴实无华,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翡翠,有着很强的时代感。书中那些质朴的文字、淡然的情感具有极强的“渗透力”,总会在不知不觉间浸润到读者的心田,让人回味无穷。

我很感谢在困苦铺陈的日子里,我能有幸与《双子座》邂逅。这是一本贴近生活的书,是一本开启读者记忆大门的书。只要经历过那个年代,就能从书中找回自己久违的温暖记忆。这本书还在潜移默化中告诉我们,当面对困境时要坚韧、勇敢,这样生命中就会充满希望与力量。

我想,如果《双子座》是一座月光铺就的桥,那么我便是桥上那个渴望灵魂被月光照耀的人。在这布满苔痕的时光里,此刻,窗台上的桅子开得正盛。风起时,花瓣落在书页上,阳光穿过纱窗的罅隙,悄然吻上书页上的花瓣,宛如给文字铺上了一层温柔的光。而此时,我那混合着墨香和花香的心,像是被雨水打磨过的翡翠,在留连忘返中竟做起了琥珀色的梦……

书评作者简介:覃晓倩,笔名:覃儿、心语,湖南省株洲市人,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青年文学家》鼓浪屿文学中心理事、优秀作家。作品散见于《简书》《青年作家网》《运河桨声》《东南散文》《今日头条》《辉煌之旅》《楚天报人》《人民日报》官网《桂林日报·荔浦专刊》《荆州日报》《青年文学家》等报刊、杂志以及网络平台。曾参与散文合集《一枝秋》的出版。作品《写给2023年的自己》获青年作家网征文大赛“优秀书信奖”;2023年全国青年作家文学大赛作品《故乡》荣获散文组二等奖;2024年全国青年作家文学大赛作品《深秋里的一束光》荣获散文组二等奖;第四届“全国青年作家杯”参赛作品《赏株洲旖旎风光,品株洲人杰地灵》荣获散文组一等奖。2023被青网评为《优秀作家》和巜文学阅读推广大使》;2024年“新时代.新青年”主题征文第三届全国青年作家文学大赛作品《用青春谱写乡村振兴的华章》荣获散文组一等奖。

※本文由青年作家网编辑部发布

★近期已出版图书★

作家会员申请表

投稿出版

扫码填写

多重福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