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加沙地带的局势再次成为全球焦点。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冲突看似是“军事对抗”,但背后却藏着复杂的政治博弈和人道危机。

我们一次次看到:援助车队被阻拦、停火协议被打破、和平提议被拒绝,以色列的战略似乎早已超越了“打击哈马斯”的范畴。



以色列一直把“哈马斯解除武装”作为停火谈判的前提,但这更像是一个拖延战术。

2025年4月埃及曾转交以色列的提议:用释放12名人质和16具遗体,换45天停火。

但附加条件却要求哈马斯彻底缴械,同时以色列不承诺撤军或停止军事行动。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不是谈判,而是变相要求哈马斯“无条件投降”。

为什么以色列坚持这一点?因为其真正目标是长期占领加沙。内塔尼亚胡政府曾提出计划,要把加沙人口压缩到埃及边境,迫使巴勒斯坦人“自愿”离开。

为了实现这一点,他们甚至编造“发现走私隧道”的谎言,即便轰炸一年后啥也没找到,也要继续军事行动。说白了,“解除武装”只是借口,真正目的是为“种族清洗”政策铺路。

现在的哈马斯,其实已经很难对以色列构成实质威胁。2023年10月他们能发射5000枚火箭弹,如今每周只能打几枚简易火箭,而且大多没弹头,3月以来甚至没打死一个以色列人。但以色列依然用“安全威胁”为由,继续轰炸和驱逐平民。

哈马斯不是不想谈。他们曾表示,只要以色列解除封锁、允许重建,未来10-20年都不会开火,甚至愿意把武器锁进监管仓库。但以色列拒绝了——因为一旦停火,以色列“永久占领加沙”的计划就会受阻。

更关键的是,巴勒斯坦人有过血泪教训:1982年巴解组织撤离黎巴嫩后,以色列在难民营屠杀了3500人。如今若哈马斯缴械,等待他们的可能是更残酷的清算。所以,“解除武装”对哈马斯来说,几乎等同于“自杀”。



现在的加沙,已经到了“人间地狱”的程度。以色列长期封锁下,47万人面临“灾难级”粮食短缺,超100万人吃不饱饭。医院没药、自来水被切断,连联合国都警告:再不送物资,加沙可能在5-9月发生大规模饥荒。

更危险的是,加沙到处都是未爆炸的弹药,足足有一万吨。以色列不让国际团队排雷,只允许用喷漆标记,结果平民天天在“炸弹堆”里过日子。埃及提出的“排雷+重建”方案,被以色列直接拒绝——他们似乎更希望加沙“无法居住”,逼着人离开。

埃及、美国、卡塔尔等一直在试图调解,但以色列根本不想停手。比如,美国提出“释放一半人质换谈判”,看似合理,实则是为以军进攻争取时间。哈马斯上周已经宣布“无条件谈判”,但以色列国防部长直接放话:“绝不和哈马斯谈”。

另一边,也门胡塞武装开始用远程导弹袭击以色列,虽然距离2000公里,但高超音速武器让以色列防不胜防。这说明,加沙危机正在外溢,变成整个中东的“火药桶”。



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最近发出撤离警告,把部分地区列为“极高风险”,全境视为“高风险”。这不是小题大做——以色列5月18日启动的“基甸战车”行动,已经导致加沙151名平民死亡,北加沙所有医院停摆。哈马斯军事领导人刚被打死,抵抗力量越来越弱,但以色列的地面进攻却越来越猛。

这场冲突早已不是“军事对抗”,而是一场关于“生存权”的战争。以色列用“安全”作幌子,行“领土扩张”之实,却把加沙200多万平民推向绝境。

当一个国家的战略是让另一个地区“无人居住”,当停火谈判的前提是“缴械投降”,和平又怎么可能实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