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观山湖畔,月光与篝火交织成一片璀璨星河。5月17日至18日,以“day歌night舞,把爱留下来”为主题的2025民族大联欢歌舞夜在观山湖公园民族大联欢广场举行。本次活动是立足民族大联欢品牌IP,联动观山湖“广场之夜”文旅系列,共同打造的融民族性、群众性于一体的民族大联欢品牌活动。同时,作为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的“序章”,这场活动以贵州民族文化为底色、以群众参与为核心、以创新表达为亮点,绘就了一幅“民族大联欢,全民共欢腾”的生动图景。
“同心圆”唱响团结歌 “文化圈”舞动民族魂
“我在贵州等你来!”17日下午两点,悠扬的旋律在同心圆主舞台响起,民间海选出的“草根歌手”依次登上舞台,在K歌擂台赛中展开激烈角逐,正式拉开这场民族文化艺术盛宴的帷幕。来自贵州电子科技学院的王书渊经过几轮PK,以一曲《改变自己》惊艳全场,取得当日“擂主”荣誉。“认真准备了一个星期,辛苦没有白费,很开心能登上这么大的舞台。”这位20岁的年轻人激动地说。
“我们特意把擂台赛设计成‘车轮战’,就是要让对抗感与互动感并存。”观山湖区文广局局长叶巧透露,观众扫码投票的实时数据会投射在舞台的大屏幕上,这种“全民制作人”的参与感让现场气氛持续沸腾。
“舞台设计太妙了。”来自遵义的游客李女士则感叹,“无论站在哪个角度,都能看到主舞台。”正如她所言,同心圆舞台周边,“文化圈”互动区正上演民族文化的现代演绎:“全民爱唱跳”区域化身为欢乐的海洋,在“跳出你的爱”环节,舞蹈演员化身领舞精灵,带领观众齐跳“魔性舞步”。当音乐骤停时,一位老人以金鸡独立姿态稳稳站住,引发阵阵喝彩。“和年轻人一起跳,感觉自己又回到了20岁。”60岁的退休教师李建国笑道。
此外,乐队演奏环节创新采用观众扫码点歌的形式,《光辉岁月》《稻香》等流行乐曲响彻云霄,舞台上下同频共振,将“群众舞台群众演”的理念演绎得淋漓尽致。
酸汤节里品乡愁 市集烟火暖人心
如果说舞台是民族文化的展演场,那么外围的“赶大集”便是生活美学的博物馆。在“贵州酸汤节”主题区,酸汤火锅、酸汤粉等特色美食香气四溢。“这酸汤比我妈做的还够味。”来自都匀的游客林先生尝过后竖起大拇指。
市集的烟火气里藏着温情。除了美食,还有50余种特色文创产品引人驻足。在细丫头非遗手工坊摊位上,竹编小龙舟精致可爱,竹编保温杯将实用和美观完美结合。摊主曾彩彩来自天柱县邦洞镇,于2020年获评贵州省最美手艺人,2023年获评贵州省最美绣娘。她说:“很开心这次受邀参加民族大联欢的活动,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平台宣传我们贵州的民间工艺品,让更多民族文化传承下去。”她摊位上各种各样的竹编及绳编手工艺品,让年轻游客直呼“想全部带走”。
“我们策划‘酸汤节’,是想把贵州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变成看得见、尝得到的文化符号。”市集招商负责人成静说。活动邀请麻江特色酸汤品牌“玉梦”推出多种不同的酸汤美食品类。同时,集聚各类美食商家60家,当夜幕降临,市集的灯光与舞台的霓虹交相辉映,美食的鲜香与歌舞的欢腾融为一体,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民族团结画卷。
目光转向另一侧,铁骑营的骑手们陆续登场,进行特技表演,引发观众的阵阵欢呼。
身着苗族服饰的熊莹骑在摩托车上,英姿飒爽。作为贵州省汽摩自协会副会长、贵州铁骑摩托车俱乐部负责人,她说:“此次大概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骑手参加。5月17日也是骑士节,通过这场破次元的碰撞,让钢铁洪流为民族歌舞狂欢护航。同时,我们也能够借助活动平台宣传道路交通安全及规范骑行知识,呼吁年轻人在热爱生活的同时,更要注重安全。”
“我们一直在探索采用年轻人喜欢的,例如剧本杀、快闪等形式包装传统文化,让民族元素能够真正‘活’在当下。”叶巧说。
在叶巧看来,这场持续48小时的文化嘉年华正是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外延——绝不是举办简单的文娱演出,而是以文化为纽带,打造赋能心灵成长的“精神充电站”、激活社群联结的“社交孵化器”、厚植家国情怀的“文化自信启蒙课堂”。通过参与,普通人得以从文化旁观者升级为共建者,最终实现“文化惠民”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双重目标。
篝火燃情映星空 团结奋进谱新篇
当夜幕完全降临,铁骑营机车轰鸣声划破天际,200余台机车环绕广场巡游,车灯汇成流动的星河。19时30分,随着倒计时声响起,火舞演员手持火把跃上舞台,铁骑轰鸣与烟花瀑布同频共振,巨大的篝火装置瞬间点燃,将活动推向最高潮。
“来啊,手拉手!”随着DJ的动感节奏,身着民族服饰的演员纷纷从观众席奔向舞台,带动观众同歌共舞,形成巨大的“热力拉圈”。
在火光摇曳中,来自贵州师范大学舞蹈学专业的30多名学生组成了此次火舞表演的队伍。“知道这次活动后,我们主动报名参加,并自己排演了这个火舞表演节目。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个舞台,感受和体验多元文化的氛围,并通过表演进行文化交流。”贵州师范大学舞蹈学专业大一学生班艺彦说。
随后,《红日》《安妮》《对你爱不完》《光阴的故事》等经典老歌的旋律响起,大家或跟唱、或跟着拍子热舞,荧光棒的海洋随着副歌如潮汐般起伏,将夏夜热浪推向沸点。
活动尾声,《我和我的祖国》前奏响起,万名观众自发手挽手围成同心圆齐声高歌,不同民族的服饰汇成彩色海洋,不同年龄观众的脸庞上洋溢着同样的幸福笑容。78岁的潘奶奶握着身旁年轻人的手,笑着说:“爱是山川,爱是江河,爱是各族儿女手牵手。”
此刻,同心圆舞台真正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各民族像石榴籽般紧紧相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共生,共同谱写新时代的华彩乐章。
据统计,全场两天共吸引约3.5万人次入园游玩。
记者 蔡婕/文 梁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