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苍南县渔塘口菜市场焕新开业,苍南县灵溪镇又添一生活赶集好去处。从曾经脏乱无序的“马路市场”,到简易临时菜市场,到当下崭新规范的现代化市场,渔塘口菜市场的诞生、蜕变背后,凝聚着多方力量,其中一股持续强劲的“执法蓝”力量,长久发力,让“脏乱堵”变身“净序美”。
铁腕整治,还路于民
渔塘口菜市场开业当天,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灵溪中队城南工作组组长杨俊春早早来到现场。“兴奋得睡不着,天没亮就来了。”杨俊春感慨道,“和这片区的群众、商户打了多年交道,现在看着这全新的菜市场,沿线规范有序的道路环境,真是高兴。”
原来,早在多年前,随着渔塘口菜市场周边生活住宅区的建设和完善,越来越多群众集中生活于此。为方便大家生活,江湾南大桥附近衍生出“马路市场”,不少商贩沿街占道经营。虽然给群众生活物资采购带来一定便捷,但周边垃圾遍地、停车混乱、交通出行受阻等问题也接踵而至。
面对自己的管辖辖区,杨俊春早早发现问题,提出“巡查劝导+依法整治”方式,劝离占道经营流动摊贩,依法处置非机动车车道违停车辆,规范沿街无序停放的非机动车等。
早上六点,晚上八点,在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灵溪中队队员们日复一日地坚守下,“马路市场”渐渐退出,取而代之的是规范有序的道路环境。
整改前
整改后
疏堵结合,长效管理
道路虽回归有序,但“马路市场”问题并无根解。杨俊春心里清楚,整治后如何预防问题反弹是根本。思来想去,杨俊春有了设置临时疏导点的想法。在征集多方意见后,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灵溪中队队员们一一对接各商户,告知、指导每一商户。
就在现渔塘口村菜市场选址处,有了一个渔塘口临时疏导点,数十家流动摊贩有了“归宿”。随着疏导点投用日渐成熟,渔塘口临时疏导点改名为渔塘口临时菜市场,现在进阶为渔塘口菜市场。
为杜绝摊贩私占乱摆,引导商户规范经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灵溪镇渔塘口社区,组织各商户进行摊位公开抽签分配。
“自从有了临时疏导点,大家再也不用东奔西跑了。后来有了临时菜市场,大家都有了固定摊位,归属感强了不少。眼下,全新投用的菜市场就更好了。”一位老摊主表示。
拔高要求,坚守为民
在渔塘口菜市场外围设有50个非机动车位、停车棚、商户三轮车停放区和居民自产自销点。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灵溪中队相关负责人表示:“硬件配套设施的跟进,对市场周边环境管控加分不少,但对我们工作开展也提出更高要求。”
当下,渔塘口菜市场虽已正式投入使用,但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对周边环境和市场秩序管理丝毫不松懈。
每天,灵溪中队城南工作组工作人员雷打不动严查江湾南大桥、宋桥庭院周边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违规行为。同时,联合社区、商户及居民,组织环卫力量,不定期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重点解决市场外围废弃菜叶、污水横流等问题。
(通讯员:陈巧)
来源:苍南综合执法
加小编微信:cnw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