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轻时很瘦弱,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为了不挨打,他弃文从武。没想到,竟然闯进了少林寺的武僧团,频繁出国演出。
到剧组试戏,他见人就打拳,表演武术、空翻特技,成为龙虎武师行业有名的硬汉,著名的武术指导程小东对他赞不绝口,李连杰要他做自己的替身。
他自掏腰包,拿3万块钱,圆了自己的导演梦,还博得了10倍以上的收益。十年时间,他自导、自演了6部动作电影。
石阿奇不想出名,也不好高骛远,他只是用自己的真诚和努力,坚持做好自己的“小片子”。他坚信,草根,也可以有梦想!
为了不挨打,把自己送进了少林寺
石阿奇小时候很消瘦,但喜欢打抱不平,看到弱小的同学受欺负,他就跟对方约架。有一次,被石阿奇教训过的一个高年级同学,带了一帮同龄人把石阿奇堵在村口的桥上,狠狠地揍了一顿。
他突然觉得上学没意思,练武才能强大自己,才能打抱不平,不被人欺负。
石阿奇的父亲也喜欢练武,但不希望他拿来打架,而是练出一个好身体,将来好当兵。看他不是上学的料他也铁了心要学武,就送他去了朋友开的武术学校。
石阿奇是真心喜欢练武,很拼,不叫苦。三年下来,几个师兄竟然也不是他的对手。
这时候,武校维持不下去了,其他学徒一哄而散。校长觉得他是个练武的苗子,问他愿不愿意去少林寺接着练,不收学费,如果参加武僧团表演,还有额外收入。
电影《少林寺》火了以后,少林寺就是练武之人的圣殿,听说老师想推荐自己去少林寺武僧团,石阿奇满心欢喜,爽快答应。
进了武僧团表演队,一下打开了石阿奇练武的新世界。
这里是数万武术人梦寐以求的地方。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操着不同的口音,聊起各自的练武经历和梦想,闯荡过的地方,看过的电影和电视剧,精彩纷呈,热血沸腾。
这些人大都是全国各地武校挑选进来的武痴,各个武术单项的高手,练武也非常刻苦,内功、外功、十八般兵器,抢着学。哪一门学好了,演出的时候,可以作为单项节目登台,既能赢得满堂彩,关键是——还能加钱!
后来,石阿奇又从武僧团表演队进入寺院武僧团,成为二队队员,经常去国外演出,演出结束后,石阿奇喜欢到各国的名胜古迹和街区转一转。别具一格的异域风情,光怪陆离的海外文化,让石阿奇大开眼界。
回国后,他不再满足于做一个在舞台上表演的武僧。
他想进入影视圈,成为一个武打明星。
有人要带我进影视圈了
少林寺的武僧团比较自由,经常有人出山闯荡,混好了回来摇人。
一个回来摇人的师兄听说石阿奇想演戏,对他说,跟我走吧,我的剧组需要你。你小子功夫这么好,一定可以的!石阿奇兴奋得一夜没睡着,第二天就跟他坐火车走了。
到了师兄所说的“剧组”,石阿奇傻眼了。
这不是拍电影和电视剧,而是舞台表演!
只是,这个舞台在某个剧院的小剧场,除了舞刀弄棒,还融入了一些剧情演绎。——节目叫新版《少林寺》《飞天》《古惑仔》等舞台剧,他演过爱而不得、修身成佛的觉远。
师兄连蒙带哄,还给他加工资,石阿奇咬牙演了一个月的舞台剧,实在受不了了,闹着要走。师兄看实在留不住人了,就真的给他推荐了一个在影视剧组干过的朋友。
这个朋友看过他表演,答应有机会了带他去试试。石阿奇感觉这个人很靠谱,那段时间经常请客,问他啥时候“有机会”。
一个月以后,这个朋友告诉他,机会来了。张纪中、赵箭导演的电视剧《兵圣》开机,古装动作戏,连续拍摄几个月,需要大量的外围武行演员。
这个朋友真的很上心,到动作组推荐给了动作导演。
石阿奇更是不遗余力地表现自己毛遂自荐,每见一个有话语权的老武行或动作指导,哪怕是威亚师,他都要现场表演一下功夫拳术、武术特技。对方如果要一个摔地动作,不管是水泥地还是沙土地,一仰身就撂了,看得对方嘿嘿直乐,拍手叫好。
那天晚上,这个朋友告诉他,你,通过了!可以留在组里继续干,做跟组武行。
我要成为李连杰的接班人
石阿奇第一次进入影视剧组,又兴奋,又懵懂,很多同行不敢做的动作,他敢做,而且完成得超出预期。
武行干的是最苦、最疼、最吃力的活,他不怕,导演说拍几条就拍几条,不打退堂鼓,也不学人家偷懒。
拍完《兵圣》,石阿奇在动作组的表现征服了很多同行,他们争先恐后留了他的联系方式,邀请他参与拍摄了邓超版的电视剧《倚天屠龙记》《西游记》等。
没过多久,他的邮箱里又接到了一部大片的邀约。——国内顶尖的动作指导程小东导演,小沈阳、赵本山主演的古装、动作、喜剧电影《大笑江湖》。
小沈阳、赵本山没有武术功底,全部武打场面都由替身完成。小沈阳、赵本山扮演的角色没有对战场面,动作组一合计,替身工作干脆让石阿奇一个人上。
石阿奇做梦也没有想到,能给两个炙手可热的大明星做替身,顿时被激情冲昏了动脑。小沈阳、赵本山的戏份非常多,动作量很大,忙得石阿奇连轴转,难得休息一下,拍完后一检查,浑身上下到处都是淤青。
《大笑江湖》杀青后,程小东立马又导演了一部新电影《白蛇传说》,主演李连杰、黄圣依。
电影开机前,程小东导演把所有动作组武行聚集在一起,这时李连杰一行人来到现场,从近三十个武行中,挑选功夫最好的武行来做自己的武替。
当时动作组为了这个戏,还专门请来了几名全国武术冠军来,每个武行都当着李连杰和程小东导演的面,各自展示自己的武术及绝技,李连杰看了一遍之后,指着石阿奇对着程小东导演说,让石阿奇来!
石阿奇是看着李连杰的电影长大的,李连杰就是他的精神偶像,能做偶像的替身,那是何等的荣耀!多苦多累都可以,只要留一条命在!石阿奇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拍完《白蛇传说》,李连杰对这个敢打敢拼、功夫过硬的龙虎武师赞不绝口,想带他去国外,跟拍《敢死队2》。
这时候,石阿奇已经答应了别的动作组,连拍两部电影《血滴子》《澳门风云2》,就婉言谢绝了。
后来,李连杰带了刘坤的动作团队去保加利亚。在拍摄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
当时剧组正在拍摄一组橡皮艇在湖面爆炸的镜头,船上有6个人,爆炸戏应该是人先跳下去,再按下爆炸控制。可当时的状况是,提前引爆了。最终,1人受重伤,4人轻伤,李连杰的替身刘坤死亡。
石阿奇在龙虎武师这个行当里已经打响了名头,很多同行的兄弟羡慕他,说他做过这么多顶流明星的替身,未来不可限量。
然而,刘坤死亡的消息,给了他当头棒喝。虽然侥幸躲过一劫,但总是做压力大、难度高、危险系数高的替身,这样的命运也许早晚会临到自己头上吧?
后来,石阿奇辗转到了电视剧《神雕侠侣》的剧组,他一个人要替好几个主角的动作戏,换上男主的衣服打一通,马上又换女主的衣服打一通,吊着威亚从烈日炎炎,飞到夜色阑珊,转得头晕目眩,汗流浃背。
从半空中俯瞰着忽高忽低的地面,那些趁这个工夫躲进房车里喝咖啡的主角,剧组工作人员的声音时高时低,逐渐模糊,他的脑海里响起一个声音:蝴蝶,终究飞不过沧海!我就算拼上了这条命,也不过是这些流量明星背后的影子!
3万块钱,圆了我的导演梦
2013年,石阿奇正式辞掉龙虎武师的工作,躲进了北京怀柔的一处出租屋,深居简出。
他要写剧本,他要自己做导演。
通过几年的打拼,他省吃俭用,已经积攒了几万块钱。而且,认识了一大帮能打的龙虎武师。
身边的朋友都说他疯了,做明星的替身,片酬很高,好多人找遍关系都得不到的机会,他竟然不珍惜。再说了,几万块钱拍一部电影,连一个像样的明星也请不起,谁会看啊?
石阿奇也不知道谁会看,但他知道,这是他的梦想和情怀既然认准了这条路,就试一试嘛!
那一年,石阿奇特别迷恋泰国动作明星托尼·贾,为此,他花了很长的时间研习泰拳的高难度动作。他想做一部关于动作设计难度指数超越泰拳的电影。
历时筹备3个月,他完成了自己的剧本处女作《拳霸江湖》。
为了节约成本,他自己做导演,自己做动作指导,连男主角也自己上。又拉了一票能打的兄弟,演片中的其他角色。动作戏,他亲自上阵,主打一个硬桥铁马、拳拳到肉。
最终,电影成片,合计花了3万块钱。
虽然很粗糙,但那种原汁原味的生活底色、近乎原始的肌肉撞击,还是让参与其中的小伙伴看得热血沸腾。
但下一个问题来了,怎么上映播出呢?
真是老天饿不死瞎家雀。这一年,爱奇艺推出了“网络大电影”战略,只要在爱奇艺平台上传自己拍摄的电影,就可以根据播放量参与分账。
当时,石阿奇在电影发行领域没有任何资源,索性背上电脑包,直接找到了海淀区的爱奇艺大厦。大厦管理很严格,外人无法入内,石阿奇就守在大门口,出来一个人,就上前说明来意。
直到一个姓于的领导听完,说,你跟我来!
他把石阿奇引到了一个宽敞的办公室,两个人一起看完了整个成片。于姓领导一边看,一边笑,说,你们挺狠啊!就在爱奇艺上吧!
《拳霸江湖》上映那天,石阿奇的出租屋挤满了人,比看春晚还热闹。
第二天,他打开后台的分账数据,更是热血沸腾:仅仅第一天,就分账了3万多!
草根,原来也可以有梦想!
《拳霸江湖》分账期6个月,最终到手37万,比投资成本翻了10倍以上。
《拳霸江湖》的成功,给石阿奇打了一支兴奋剂,他立马开始筹备自己的第二部电影《功夫奇葩闯北京》。这部电影他提高了一倍的投资,花了6万多,还找了一家行业知名的发行公司。
这家公司坐落在东亿国际产业园,办公司很高级,工作人员好几十个,打印的合同也很上档次,里面列示着他们即将展开的强大的宣发计划。
《功夫奇葩闯北京》走的是多渠道十几家平台、非独家发行模式,腾讯、爱奇艺、乐视,还有当时比较主流的几家视频平台,阵势很足。
然而,这家发行公司始终不给石阿奇看各家平台的真实分账数据。最终,只给石阿奇打款了50万。
再问,就回复说其他平台虽然也有分账,但没有结算。
那家公司拖来拖去,就是不给石阿奇结算后面的分账。等石阿奇找上门的时候,发现那家公司早已是人去楼空了。
经过这件事,石阿奇决定自己把发行也搞起来。
后来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又导演了新片《暴力校花》《城市英雄》《神拳无敌》《狂暴之旅》等作品,自己制作、自己发行。
经过12年的创作锤炼,石阿奇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把动作戏拍好,连文戏的要求也特别高。
随着自己的电影品质越来越好,收益也越来越高。石阿奇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只要用真诚打造好内容,哪怕没有明星,也有大量的观众愿意看!
今年,他又开发了一部新电影《抓住那家伙》,多线叙事,融合喜剧、动作,很有《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那个味儿,仅剧本就打磨了将近一年。
这次,他准备找几个联合出品方一起做,增加一点投入成本,让制作水准再上一层楼,争取打造一个行业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