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在延安窑洞,彭德怀手里拿着派到西北战场上的将领名单,这其中就有萧劲光,韩先楚。延安当时面临巨大的威胁,胡宗南正带着25万大军向延安包围而来,而毛主席也等着彭德怀的回复。彭德怀才刚刚被任命为西野的司令,不过他却直接回答毛主席,只要给他三年两万人,一定会给毛主席一张满意的答卷。
1947年西野在建立的时候,军委就决定让韩先楚,萧劲光去支援,虽然给人感觉是雪中送炭,可是彭德怀却拒绝了。其实彭德怀会这么做,也不是说对这两个人的能力不信任,只是对西北地区特殊的环境有很深的了解。
西北地区属于黄土高原地貌,补给线可是非常长的,根本就不适合进行大兵团的作战,就像是他曾经在军事会议上说的那样,西北地区根本就不适合摆棋局,而是需要部队钻山洞,啃土豆。其实彭德怀有这样的想法,在之后的青化砭战役中得到了印证,当时彭德怀就只让新编的4旅进行佯攻,这就将胡宗南的部队给引诱到了安塞山区。从而赢得虎口夺食的战果,缴获敌人面粉一万多袋,还有四万多套的军服。
这一战役的指挥员就是王震,而他也是受彭德怀重点培养的将领,在之后南泥湾开荒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西北作战的将领,首先就得学会吃苦的本领,还要能够适应环境。西野中的主力部队358旅,最初是受贺龙领导的,由于彭德怀与贺龙的脾气大相径庭,所以这支部队总是遭到彭德怀的训斥。
1947年的榆林战役中,负责攻坚作战的一纵由于作战不利,贺炳炎这个纵队司令就遭到了彭德怀的训斥,说他就是丢贺龙的脸,而这也让贺炳炎气的第二天的凌晨就带着部队冲上了敌人的城墙,为后续部队开出一条血路来。
其实这也看出彭德怀带兵的智慧,对于猛将每支部队里都有,可是猛将身上的坚韧劲儿也不是所有人都有的,在胡宗南实行滚筒战术的时候,他就要求部队化整为零,采取三三制,让部队既能够打游击,也可以快速的集结,这样的战术也让马家军都佩服不已。
1948年在西府战役失败后,张文舟是西野的参谋长,他主动承担责任,可是彭德怀却站出来说,决策是他下的,责任自然由他来承担。正是张文舟的这种担当,也让他在之后本来要降职的,却成为志愿军的参谋长,彭德怀说过,赢不仅要赢得漂亮,输也要输的明白,这属于西野独特的战斗之魂。
正是这样的精神,让四野虽然没有其他野战军那么多的战将,却也培养出了全能将领,像张宗逊,还有王震等人。1949年2月,一野的总兵力在15万左右,还没有四野的零头多,可是军委却给其第一野战军的编号,这也是因为在1947年彭老总给中央电报中阐述的那样,他带着部队牵制胡宗南部队,不仅是给东野送去了三个纵队,还能够为中原解放出五个省。
实际上这样的战略价值,在华野围剿黄百韬的时候,胡宗南因为被西野牵制,没有办法给予任何的支援。在解放战争的时候,黑豆成为西野大军补充能量的唯一食物,从国军那里缴获来的床单也改成了西野部队的棉服,只三年的时间就消灭敌人51万之多,还将西北地区给全部解放出来。
1955年,西野中的将帅虽然没有多少,可是他们的履历却是相当不错的,就说许光达去了装甲部队担任司令,王震去南泥湾开荒。而张志达则是去了炮兵学院担任校长,他们都是国家建设的栋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