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蒋介石成立的25个集团军,都是谁担任总司令
25个集团军总司令,竟然有人是靠关系上位的?这不是在打仗,这是在玩过家家吗?1937年,蒋介石搞了个大动作,整出25个集团军,看起来挺唬人,实际上却是个四不像。这么多将军凑一块,能打赢仗才怪!
说到这25个集团军,就不得不提当时的形势。日本人打过来了,蒋介石急了,把全国能用的军队都拉来凑数。有自己的嫡系,有地方军阀的部队,甚至连共产党的队伍都算上了。这阵势,说是大团结,其实就是个大杂烩。
蒋介石这招看似高明,实则暴露了国民政府的软肋。统一指挥?别开玩笑了。25个总司令,那就是25个小诸侯。战场上各自为政,后方上下其手,这仗还怎么打?
再说这些总司令,有几个是真正有本事的?张发奎、卫立煌这些人还行,起码懂点军事。但是像陈诚这种靠裙带关系上位的,能指挥得了军队?别闹了。
最可笑的是,这些总司令来自五湖四海。黄埔系、西北军、桂系、晋绥军,各路诸侯齐聚一堂。表面上看是众志成城,实际上是相互提防。这种情况下还指望打好仗,简直是痴人说梦。
事实也证明,这种军事布局就是个失败的实验。淞沪会战就是个明证。那么多集团军一起上,结果呢?指挥混乱,协调不力,最后还是让日本人占了上风。
更可气的是,有些总司令根本没把抗日当回事。保存实力、扩张势力范围,这些才是他们的真实目的。国家都要亡了,这些人还在搞小九九,真是讽刺。
现在回头看这段历史,有人说这是无奈之举。可是,无奈就能成为失败的借口吗?如果真的团结一心,就不会有这么多问题。25个集团军的故事,与其说是军事布局的失败,不如说是人心不齐的写照。
有意思的是,现在有些人还在吹捧这段历史,说什么艰苦卓绝、同仇敌忾。睁眼说瞎话也要有个限度吧?事实胜于雄辩,战争的结果已经说明了一切。
最后,不得不说,这25个集团军的故事给我们上了一课。一个国家要强大,光靠喊口号是不行的。制度不行,再多的将军也是白搭。现在我们常说“厉害了我的国”,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现在再来一场全面战争,我们的军队会不会也像当年那样指挥混乱?或者说,我们的制度真的比那时候强到哪里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