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玉玺

项目建设的热潮在龙江大地上涌动。当下,环评审批是项目落地建设的重要关口,今年以来,我省开展“生态助企”服务行动中,要求各地强化环评要素保障,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在环评审批上做减法,在服务效能上做加法,推动各地项目加速落地建设,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打捆办”“当日办”“联动办”“领帮办”“上门办”“透明办”……这是今年牡丹江市生态环境局推出优化环评服务的“十办”举措。

牡丹江市生态环境局环评科负责人慕妍以海林市31个山洪沟防洪治理类项目为例介绍说:“这31个项目符合同类项目‘打捆办’的条件,我们与项目建设单位沟通,只需将这些项目编制成1个环评文件即可进行申报审批,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了便利。”

今年,我省实施“入河排污口环评”“排污许可环评”一件事,将入河排污口设置、排污许可手续与环境影响评价合一审批。

黑河市逊克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面临环评、入河排污口、排污许可审批需求。黑河市生态环境局打破科室壁垒,一套材料同步完成三项审批。“审批过程只用了15个工作日,有效节省了项目建设单位的时间成本。”黑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乐欣说。

4月15日,鸡西市262个重点项目全面开工,总投资额达到617.6亿元。此前,鸡西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深入三县六区召开座谈会,现场帮扶指导重点项目环评报告编制申报,发放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服务单,一次性告知办理全部流程。

“服务单中写明了环评文件报批、环评登记备案、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等相关网址,让项目建设单位在环评报告编制、申报时有据可依。”鸡西市生态环境局环排科负责人廖吉海说。

七台河市持续优化“生态+营商”服务模式,七台河市生态环境局成立宣讲专班,为各县区政府、开发区、工业园区以及重点企业解读七台河市2025年“生态助企”服务措施。“我们现场逐一解答企业提出的问题和需求,确保企业看得懂、用得上。”七台河市生态环境局环评科负责人侯彦峰介绍。

4月21日,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佳木斯供电公司专程为佳木斯市生态环境局送去了一面写着“减时审批解企忧 助力开工促发展”的锦旗。今年该局创新推出政策咨询前置、审批服务前延的“两前”服务机制,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加快审批速度。

自今年1月开始,大庆市生态环境局开展“环评益企来——春风入企”专项行动,对全市重点项目进行预先帮扶,实现全程跟踪、闭关推进、全周期服务。

“前期我们围绕省、市重点项目,‘两重’建设项目等领域开展摸底调查,组织召开全市重点项目环评服务保障动员大会,逐一核实项目成熟度、征集服务对象需求,制定差异化环评服务方案。助力项目快速落地、快速开工、快速投产。”大庆市生态环境局环评科负责人张蓓蓓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