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世乒赛刚刚拉开大幕,场馆里的气氛说不上热烈,但只要中国队出场,总归是自带流量,这次的焦点倒不是谁能夺冠,而是00后们到底能不能顶住压力,打出点新意思,这不,林昀儒的那场4比0,直接把话题拉满了,尤其是单局11比3这种比分,放在国际大赛就是赤裸裸的碾压,真不是一般选手能做到的,网友们直接开始讨论,这孩子是不是要成为下一个“一哥了。
坦白说,林昀儒这次状态确实有点火,他不是靠运气,整场比赛节奏明快,抢攻、相持、甚至发球轮次的变化都能看出准备很足,对手不是吃素的,可硬是被打得找不着北,11比3、11比6这种分数线,观众席上都听得到倒吸凉气的声音,这不是简单的“天赋型选手,更像是赛前就把每一板都拆解到位的技术流,球迷喜欢拿他和中国队小将比,说句实话,现在的林昀儒,真的已经不只是“黑马标签了。
问题来了,中国队看到林昀儒这么强,到底是压力大还是动力足,这几年国乒在世界范围内的统治力没得说,青训体系也一直被当成标杆,但外协会的年轻选手一个个冒头,特别是林昀儒这种00后,打法不死板,心态也稳,比赛里很少有自乱阵脚的时候,这就让人不得不多想,未来国乒和这些“新势力对上,真能稳如泰山吗,还是说,局势其实已经在慢慢生变。
球场上,绝对实力当然重要,但细节决定成败,林昀儒的优势之一就在于他的球路变化和节奏控制,打得非常聪明,也敢于尝试高难度的技术动作,和同龄中国球员对比,他的临场应变能力的确有亮点,这场4比0的比赛里,几个关键分都是他主动制造出来的机会,不是靠对手失误捡漏,这种能力,在大赛舞台上格外值钱,有的球迷调侃,林昀儒是“外协会的内味儿,其实一语中的,就是那种既有亚洲选手细腻,也有欧洲球员的敢打敢拼。
有意思的是,网友对林昀儒的讨论里,已经把他当成中国队未来的主要对手,甚至有人说,等他再成长几年,国乒的小将要是还没接班成功,说不定真要被他带节奏,这话夸张吗,未必,毕竟竞技体育没有常胜将军,谁能保证中国队每一代人都能压制住全世界,前几年张本智和崛起的时候,大家也没太当回事,结果后来每次中日对决都能炒热气氛,现在林昀儒又杀出来,局面就更复杂了。
当然,中国队也不是没法应对,反而,外部压力越大,内部的激励就越足,这一代中国乒乓球员,技术、心理和团队氛围都在线,教练组也不会放松警惕,尤其是针对林昀儒这种类型的选手,研究和备战肯定是全方位的,别看林昀儒这场赢得漂亮,真要和国乒主力掰手腕,还得看他能不能持续高水平输出,毕竟大赛舞台,稳定比爆发更重要。
要说林昀儒有没有机会成为“一哥,这其实是个伪命题,一方面,他的确具备成为顶级球星的潜质,技术全面,心态成熟,国际赛场经验也在飞速积累,另一方面,世界男子乒坛正处于群雄并起的阶段,除了林昀儒,还有张本智和、王楚钦、樊振东这些人,谁能长期站在巅峰,真不好说,这就像NBA里的“新时代三巨头,谁能笑到最后,得看综合实力和适应能力。
每次大赛都会有“新星爆发的戏码,但能不能守住热度,能不能成为真正的“一哥,说到底还是看后劲,林昀儒现在的高光表现,既是对中国队的挑战,也是整个乒坛的刺激,球迷们爱看这种“王者对决,但更希望看到良性竞争,不是你死我活的内卷,而是彼此提升,谁进步快谁就能带动整个项目。
回过头来看,这场4比0的胜利,给了林昀儒极大的信心,也让外界重新审视了中国队的压力和机遇,未来的大赛舞台上,中国队想要继续统治,除了靠底蕴和体系,更要在年轻球员身上找到新突破,林昀儒这样的对手,就是最好的试金石,比赛才刚刚开始,谁都别急着下结论,新的一哥到底是谁,下次交手见分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