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来西亚遣返769名菲律宾非法移民

(亚庇/布城综合讯) 马来西亚沙巴移民局将769名被拘留或服刑期满的非法移民遣返菲律宾,其中包括约200名儿童。

沙巴移民局局长西蒂莎丽哈发声明说,星期四(5月15日)遣返的非法移民包括438名男性、140名女性、98名男童和93名女童,年龄介于三个月至73岁。当局通过海路将他们遣返菲律宾三宝颜市,所有儿童均与监护人或父母一同遣返。

在这之前,这些非法移民被安置在吧巴、山打根和斗湖的拘留中心,其中部分人因违反移民法和其他法律被判坐牢,现已服完刑期。

西蒂莎丽哈说,今年迄今,沙巴移民局已遣返4762名菲律宾人。当局正与相关机构密切合作,加快遣返所有非法移民,避免拘留中心拥堵。



沙巴沿海地区多年来面临严重的非法移民和难民问题。2020年数据显示,沙巴390万人口中,约110万人无国籍,占当地人口约28%。

此外,马国联邦政府也在全国加大力度打击非法劳工。截至5月13日,马国移民局共展开5001次执法行动,逮捕了3万4287名非法劳工及669名雇主。

马国内政部长赛夫丁星期五(16日)召开记者会说,移民局将加倍开展执法行动,面对此类问题绝不妥协。

根据马国法律,雇佣非法劳工的雇主,一旦罪成,可罚款最高5万令吉(约1万5000新元)、监禁不超过五年及鞭刑六下。

二、骗子技术高超!仅是一个问候和肩膀触碰,中国男子骗走1500!

(巴生15日讯)一名女子在社媒发文控诉,自己在超市遇上一名中国籍男子,仅因对方一句问候和一次肩膀触碰,竟一步步落入骗局,最终被骗走1500令吉。

事发当天,女子在超市购物时,一名中国籍男子突然上前搭话:“你会不会讲中文?”女子点头回应,没想到这竟是噩梦的开始。

男子声称自己把公文包遗留在飞机上,眼下准备入住酒店却无力缴付按金。他随后打电话给“助理”,并提议由助理转钱到女子户口,让她协助提取现金交给他。

“他展示了一张看似真实的转账截图,我也就信了。”



然而,女子迟迟未收到款项,对方解释是“跨国转账需24小时”,并恳求她先借出1500令吉应急。

女子当下心软答应借出钱款,事后尝试通过WhatsApp联系对方,却只见“已读不回”,这才意识到被骗。

她坦言,自己一向不轻易借钱,就连亲友有需要,她都会反覆考虑,“这次却轻易把钱借给陌生人,我真的怀疑自己当下是不是被‘迷魂’了。”

她也在留言区补充,当时对方确实有轻拍她的肩膀,让她更怀疑自己被迷魂,才会失去判断力。

此事件引起不少网民热议,纷纷呼吁公众提高警惕,勿轻信陌生人,尤其涉及金钱时应保持理智、拒绝心软。

三、中国人骗中国留学生,险些又害死一条人命!

诈骗集团假冒“中国公安”,专骗刚出国且涉世未深的中国留学生,指控他们违法犯罪甚至害死人,且恐吓将在数日内实施跨境逮捕,意图诱骗对方汇款。

期间,诈骗集团也不断通过行为和语言“洗脑”事主,让他在极大的压力下险些轻生;幸事主早前看过《中国报》报导,逐渐醒悟遇上骗局,才捡回一命。

来自中国广东的男留学生王同学(20岁)接受《中国报》访问时透露,他是于本月8日接获自称是中国国家反诈中心行政科的电话,指控他从大马寄往中国上海的包裹,装有信用卡和身分证等违禁品,需要立刻报警备案,并出示《非本人寄送证明》自证清白。

他指出,对方随即将电话转接给上海市虹口分局,由自称是警官人士负责接洽,对方随即要求他协助调查,并提供他相关银行户头资料,以方便录取口供。



“我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吃好饭回家约中午1时许,便开始按照对方的指示录取口供,同时明确否认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

编造涉害死8旬老妇,中国留学生情绪崩溃

王同学说,由于他本身确实曾寄大马特产给家乡好友,因此他一开始对“假公安”的说辞深信不疑,并按照对方要求,提供给对方所有个人资料,不料对方却指控他名下有一个被中国上海某银行行长盗用的银行户头涉嫌重大案件,造成17名受害者受骗,涉案金额超过200万令吉,甚至造成1名8旬老妇轻生。

他指称,他期间一度情绪崩溃,但想起曾看过《中国报》报导相关骗局的手法,才放弃轻生念头,随后到警局报案,及向朋友求助。

“报警时大马警方指我是遇上诈骗,就连好友也劝说我是遇到诈骗,但我因被对方深度洗脑控制,一开始也没有百分百相信他们。”

他坦言,直至本月9日,他重新查阅《中国报》于3月25日独家报导中国女留学生李博雯,被中国诈骗集团以同样手法欺骗后,逼到坠楼轻生的新闻,才醒悟真的是遇上相同骗局,同时他也感到后怕,并十分庆幸捡回一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