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月20日,中国青年报“青年早新闻”来了——“青年关注、关注青年”!几分钟速览最新热点,带你走近“宝藏学校”、触达“青春团讯”、学习“榜样人物”、了解“服务动态”。

遭遇突发状况,王楚钦称很失望!国际乒联今天凌晨回应

在2025年国际乒联多哈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混双1/16决赛开赛前,王楚钦遭遇球拍受损突发状况。


赛后,王楚钦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都是我遇到这种事情。我入场的时候看到球台上不知道我俩谁的板,看到海绵不太对劲。一上场发现海绵开了一半。检测前板还是好的,检测后海绵就开了一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连检测板都检测不好。我对组织比赛的裁判、办赛这些很失望。”

  “快来买呀!新鲜出炉的面包!”5月8日下午,在位于河北省沧州市的河北水利电力学院第一食堂门口,大一学生郑永琪和同学们卖力地推销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现场看到,面包售卖摊上整齐摆放着200多个面包,有榴莲、紫米、巧克力、椰蓉等9种口味。“这些面包都是由孤独症患儿和家长一起精心制作完成的。”志愿者一边售卖一边介绍,面包很快销售一空。

  这次特殊的面包义卖活动,由共青团沧州市委联合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团委、沧州市孤独症患儿家庭关爱团队星月社共同举办。

  2023年7月,共青团河北省委在全省启动实施了“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以孤独症、智力残疾青少年为重点帮扶对象,省、市、县(区)、乡镇(街道)团组织联动,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志愿者广泛响应。在团沧州市委书记李荣昊看来,今年定期开展的面包义卖活动正是进一步扎实做好“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为大龄残障青少年拓宽就业渠道、在“上学”与“上岗”之间架设过渡桥梁的成功尝试。

  “救孩子要先救家长”

  人们习惯称孤独症患儿为“星儿”。“星星代表孩子,月亮代表家长。”“星月社”发起人王珍平这样介绍“星月社”得名的由来。

  作为沧州市首个孤独症患儿家庭关爱团队的发起人,王珍平开始了解孤独症,源于女儿两岁八个月时被诊断有孤独症倾向。所幸在治疗和康复训练中,诊断被证实有误,虚惊一场。

  2016年9月,在一次与孤独症患儿家长聚会上,一名家长提议,请王珍平成立一个孤独症患儿家庭关爱组织,来帮助这些孤独症患儿家庭。

  “在我最绝望无助时,其他孤独症患儿家长在我身边,用他们的关怀与拥抱,给我温暖和力量。”王珍平说,自己淋过雨,才知道给别人打伞有多重要。在现场家长期盼的目光中,王珍平下定决心,要为孤独症患儿家庭的救助与交流搭建平台。

  王珍平认为,家庭是疗愈孤独症孩子的主场,他们的父母则是当仁不让的主力军。

  “孤独,甚至喘不过气来,有过极端的想法。”一名孤独症患儿家长坦言,自己想不通的时候,天天睡不着觉,感觉被整个世界抛弃了。在这名家长看来,孤独症家庭需要经济上的支持,更需要精神上的支持,孤独症患儿家长应该有一个诉说、哭泣的地方。

  夜深人静时,王珍平也时常感受到电话那端这些年轻父母的焦虑与压力:有的常常凌晨一两点还辗转难眠,有的感慨活着太艰难,有的说希望自己能比孩子多活一天……

  “救孩子要先救家长!”每天的线上晨读,王珍平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她还设立了“家长喘息日”,定期组织家长聚会交流。

  经过一段时间,曾经以泪洗面的数百名家长逐渐走出情绪压抑的阴霾,更加开朗积极地应对生活的考验。一位孤独症患儿的奶奶64岁了,之前一直在农村生活,没有乐理知识,跟着孩子学习音乐课后,现在会唱简谱了。还有家长跟着孩子学习书法,现在软笔书法已顺利过级。

  爱心力量破解资金师资场地难题

  5月8日,记者走进位于沧州市一个居民小区一排平房里的星月社活动基地。

  指着房间里的桌椅、柜子等办公用品以及钢琴、古筝等乐器,王珍平介绍说,每件物品都是爱心人士捐赠的,这几间基地用房是社区免费提供的,书法、网球等课程的场地也都由爱心人士无偿支持。

  公益之路从来都不是坦途。王珍平至今记得,因为缺乏资金,第一次家长交流活动是由她和两位孤独症患儿家长凑钱举办的,“资金匮乏、师资不足、场地受限等难题,曾如乌云般笼罩着我们”。

  经过不懈努力,星月社逐渐有了知名度,开始有人为他们捐钱捐物、免费提供活动场地。星月社的活动也不断丰富,他们成立了读书会,每天组织家长和孩子晨读,每月举办“育儿线下交流会”,不定期举办线下徒步活动,有孩子过生日时还组织开展“集体生日”活动。

  2019年,随着爱心专业人士的加入,星月社又相继开设了绘画班、书法班、剪纸班等。“从孩子们的特长入手,在他们感兴趣的点上培能,是疗育最好的方向。”王珍平期望通过兴趣培养,助力孤独症患儿学会自理自立。

  2023年8月8日,沧州市召开“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工作部署会,王珍平也受邀参加。“当看到台下几十双专注的眼睛,听孤独症患儿的故事时,我的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在共青团沧州市委的牵线搭桥下,越来越多爱心人士和企业将目光投向孤独症儿童,加入帮扶队伍。

  在“上学”与“上岗”间探索更多可能

  李思云是孩子们的书法老师,他在沧州市区开设了一家书法培训班。2021年,星月社举办孤独症儿童画展,王珍平邀请李思云前去参加。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孤独症,也是第一次关注孤独症患者和他们的家庭。”李思云说,画展上孤独症患儿的作品让他大为惊叹,同时也对这些孩子的遭遇心生怜惜。

  通过接触,李思云了解到,大部分孤独症患者并不像影视剧中展现的那样在某一方面天赋异禀,行为刻板、交流障碍才是他们的日常。

  “书画同源,既然绘画可以帮助孤独症患者进行疗育,那书法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作用?”他说,当时他就决定为孤独症患儿免费开设书法培训班。

  然而第一次上课,他就觉得“自己把事儿想简单了”。

  20多个孤独症孩子凑在一起,不肯进课堂的、哭闹的、四处乱跑的……就是没有一个能安安静静坐下来的。不到一堂课,他的自信被消磨了一大半,他甚至怀疑自己能否胜任这个工作。

  “通过与家长沟通,我了解到许多学习机构拒绝接收孤独症患者,这使得这些孩子的疗育之路难上加难。”李思云说,看着家长们期盼的眼神,他决定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月后,这些孩子基本能安安静静坐在教室里写字了。

  如今,在各级共青团组织的带领下,沧州师范学院、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渤海专修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利用周末时光,走进星月社。在他们的帮助下,孩子们有了自己的音乐课、美术课、钢琴课和羽毛球班。大学生们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课堂上满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在星月社家长的眼中,孩子们正在变得越来越好。他们的剪纸作品被黄骅博物馆永久收藏;葫芦丝班、古筝班的孩子们开始参加社会活动演出;绘画班作品得到了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被全国各地邀请参展,6幅作品被卖到日韩……

  王珍平告诉记者,从2019年开始,星月社的作品举办了6次大型义卖活动,总义卖善款达10万余元,除成本外全给孩子和家长。

  据悉,团河北省委启动实施“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以来,为孤独症、智力残疾青少年等重点帮扶对象提供生活帮助、残健融合、爱心捐助、宣传引导、教育支持、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康复指导、就业服务等9类关爱服务,894个专业组织、1.66万名志愿者参与结对帮扶,8.06万人次开展5203场服务活动。

来源:中国青年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