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1973年3月,我们一群新兵,经过紧张艰苦的三个月新兵连集训后,准备分配到各个连队了。大家都很焦急,不知道自己能分配到哪个连队,做什么具体工作。
如果我们服役的是野战部队或警卫部队的话,那就简单多了。反正都是当步兵,分到哪个连队都一样,扛步枪站岗放哨。但我们当年比较幸运,应征入伍来到通信部队,当了一个通信兵。
虽然都是通信兵,但部队通信兵分为很多岗位和种类。有无线电报务员,有线电架设维护员,电话总机话务员,摩托车自行车送信员,通信器材维修员等等主要岗位。当然还有部队不可或缺的炊事员、驾驶员、饲养员、通信员一些辅助岗位。
那个年代,参军到部队,都想学一些技术,为今后退伍回家做准备打基础。能够在部队当一名司机,开上汽车,当然是最佳选择了。但我们省军区的通信站(营级单位)当时只有两辆卡车和几辆电台通信车。每年只培养两三个驾驶员,100人左右的新兵,要想挑中去学开车,绝对是烧高香了。
我们通信站有无线电连,分配去的新兵都是准备学习报务技术的,应该算是相对较好的岗位了。还有一个通信连,主要负责电话总机(由女话务员担任)的电话接转、各类文件信件的接收送达(摩托车和自行车)、载波和自动电话的值守等等,应该也算是不太艰苦的岗位了。再有一个就是有线电连,主要负责电话架空明线的埋设和日常巡检维护,工作地点都是在野外,风吹日晒,重体力活,应该是非常艰苦的岗位了。
一个通信部队,分工细致,各种岗位工种,都要有人去做。再说了,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安。只要把你分配到这个岗位上,你没有讨价还价的份儿,只有服从安排踏踏实实干好的责任。
所以啊,新兵连结束,每个人都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能够分配到哪个连队,不知道自己具体做什么。
通信站的领导呢,也是根据每个人的学历、身材、特点、专长等等,大概齐地进行分配新兵:高中毕业的有知识的一般分配到无线电当报务员,或者去学习通信器材维修技术;学历低的、五大三粗有气力的一般分配到有线电连架设电话线;女兵全部去总机担任话务员;头脑灵光的去学摩托车和自行车,送信送文件;极少数新兵能够去学习开车和当炊事员、饲养员、通信员。
就这样,所有新兵都各得其所。新兵连结束后,我们都集中在通信站大操场上,通信站站长亲自拿着分配花名册,一个一个点名。站长点名很有技巧,先点出分配到通信连的,再点出分配到有线电连的,然后点出做辅助工作的,最后剩下的不点名了,因为都是分配到无线电连的了。
如果站长一开始就把分配到有线电连的点出来,点到名的新兵不免有些尴尬。要是站长把分配到有线电连的留在最后,没点到名的会感觉到自己沉底了也很不舒服。放在中间点名,分配到有线电连的新兵心情会好受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