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乒主力王楚钦在比赛前遭遇了件糟心事——胶皮突然翘边导致主裁判直接判定球拍不合格。队友孙颖莎支招让他用手使劲按压补救,肖战指导也帮着和裁判掰扯了老半天,可裁判就是油盐不进。最后大头只能掏备用拍上场,得亏他心理素质够硬,没让这事儿影响后续比赛。但观众席早炸开了锅:裁判凭啥这么较真?今天就跟大家仔细说说,裁判死活不让换拍子无非这5个原因。

国际乒联白纸黑字写着,运动员必须确保胶皮平整贴合。裁判认定胶皮翘起来超过2毫米就违规,这可不是临时用手按按就能解决的。人家裁判拿着量尺比划半天,发现翘起部分完全超出了合规范围。要知道去年德国公开赛就有选手因为胶皮起边0.8毫米被警告,这次裁判明显是照章办事。



所有参赛球拍都要提前两小时送检,裁判组早就给大头的备用拍盖过合格章。可临场他要换的主战拍没在报备名单里,这事儿搁哪个联赛都说不过去。东京奥运会时就出过类似情况,当时韩国选手临时换未报备球拍直接被判失分,可见裁判这次是严格按照流程办事。



有眼尖的技术裁判发现,胶皮边缘有重新刷胶的痕迹。按规则,比赛期间禁止二次刷胶增加弹性,这会被视为器材作弊。去年全运会就有省队小将因为偷偷补胶水被取消资格,裁判这次闻到胶水味直接警惕值拉满。



国际乒联明确规定备用拍必须和主战拍完全一致。可大头那把备用拍的海绵硬度比主战拍低了2度,胶皮颗粒方向也有细微差别。这要放正式比赛里,相当于临时换装备属性,裁判当然不答应。还记得马龙里约奥运会时带着三把参数完全相同的备用拍,这才叫专业操作。



裁判手册里明令禁止比赛中途修改器材性能,用手按压胶皮属于物理调整范畴。要是这个口子一开,以后选手都能借口胶皮轻微开胶现场改拍子,那不乱套了?2019年世乒赛张本智和就申请过现场补胶,结果被裁判怼回去的场面如出一辙。



这事说到底还是规则与人情的博弈。裁判组死守规矩固然没错,但碰上大满贯选手的突发状况,是不是也该考虑灵活处理?不过话说回来,顶级运动员的赛前准备本该万无一失。这次事件给国乒敲了个警钟,细节决定成败,关键时刻还得靠过硬的备战功夫。好在王楚钦用实力hold住了场面,没让这个小插曲影响大局。只是球迷们至今还在各大论坛吵得不可开交: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裁判这么较真到底该不该?这事儿您怎么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