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水穿云又抢珠,龙灯舞技数高湖。

翻身扳肚尤灵健,变化如神首尾无。”

这是清代著名学者郑骊生

在观赏仓山区盖山镇高湖村

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舞龙灯表演后

所作的赞叹之诗



资料图 图源:福建体育

2009年,高湖舞龙灯被列入

福建省第三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如今,在高湖舞龙灯

非遗传承人吴明忠的带领下

这条在高湖村

飞舞了300多年的“龙”

正在给更多人带去欢乐


高湖村

有着厚重的舞龙文化底蕴

6个自然村

村村都有俗称“把社”的舞龙队

相互竞技,相互学习


资料图

“把社”活动最盛时期

连七八岁的孩童也以草绳扎成龙

模仿大人舞龙嬉戏

故有“高湖龙灯草绳编”的俗谚


今年63岁的吴明忠,从十几岁就开始正式接触舞龙灯。“我们家几代人都会舞龙灯,我从小耳濡目染,十分喜爱这个项目。”吴明忠这一舞,就是四十多年。

如今,虽然上了年纪

但是吴明忠仍会带领弟子们练习


“外八翻腾”“盘龙戏珠”……十多米的长龙时而腾起,时而俯冲,时而穿梭,时而戏耍,蜿蜒翻腾,变化万千,气势夺人,令人拍手叫绝。

“高湖舞龙灯源自皇家派系,与各地民间龙队的舞法有极大差异。舞法严谨规范,主要以正副太极起伏的形态,配合各种串结花、解结花的复杂组合变化,进行跳、越、跨、翻、滚、转、腾、跑、缠、抢、戏,可以舞出龙腾起伏的无限神韵。”吴明忠介绍,要想舞好龙灯,不仅要下苦功练好个人功夫,还得讲究团队配合,形神兼备。


早期的高湖舞龙灯

龙节都插点蜡烛

夜间舞动,闪烁明亮

1994年,由高湖村村委牵头

从6个舞龙“把社”中挑出好手

组成了高湖舞龙队


被选为高湖舞龙队的负责人后,吴明忠不断思考,如何在全国各地各具特色的舞龙队伍中脱颖而出?他带领村民们大胆创新,根据参加的赛事需要进行改变,配以灯光、交响乐等,发展出100多个竞技套式,创出了搭桥舞8字前后换把舞8字快8字行进舞龙等舞法。


高湖舞龙队成立后

接连获得国际级、国家级、

省级舞龙赛事奖项

其中,1997年赴比利时参加第四届欧亚杯国际龙狮邀请赛荣获金奖,2015年还登上首届青运会开幕式的舞台。

在福州举办的各种民俗活动中,也时常能够看到他们灵活、矫健的身影。他们还亮相福州十邑春晚、《人间至乐是家乡》微电影纪录片2024年海峡两岸少儿春节联欢晚会等活动,受到观众的欢迎。

舞龙灯既是技术活

也对体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这些年来

吴明忠始终坚持挖掘年轻人

为高湖舞龙队培养后备人才

已先后培养出了

高湖舞龙灯的市级、区级非遗传承人


图源:醉美仓山



图源:福州仓山区教育局

吴明忠还组织队员们主动“走出去”,通过教授学生的方式传承弘扬高湖舞龙文化。在仓山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第一小学,孩子们结合体育课进行训练和表演,高湖舞龙灯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项目。2019年,高湖舞龙队还大胆创新引进广西醒狮队组成高湖龙狮队,实现强强联合。


图源:福州仓山区教育局

如今,在仓山区和盖山镇的支持下,高湖村每年都列出20万元预算计划,传承弘扬高湖舞龙非遗文化。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也让吴明忠坚信,高湖舞龙灯一定能够在新时代舞出新的精彩。

记者 林铭/文 石美祥/摄

新媒体编辑 刘亦洪

监制 兰超 危砖黄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福州晚报,获取更多资讯

点亮

转发分享更多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