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9日讯 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莒县将汉代画像石高清拓片展搬到景区里,带领市民和游客穿越千年历史,感受中华文明的永恒魅力。

在莒县古城,20余幅汉代画像石高清拓片集中亮相,这些拓片源自莒地出土的汉画像石,生动刻画了宴饮、狩猎、车马出行等场景,堪称“汉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市民 刘纪青观展后赞叹道:“今天看的这些拓片的细节非常清晰,感觉古人的生活一下子鲜活起来了,让我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更加深刻、更加具体的认识。”

展览现场还准备了拓印体验活动,观展者敷纸、拓印,沉浸式地解锁形象各异的汉画像石拓片由何而来。小学生李林岳开心地展示自己拓印的飞龙,兴奋地说 :“ 这是我拓的一条飞龙,很生动,我非常喜欢。 ”

在莒州博物馆同期开展的“馆藏书画保护修复项目成果展”则展示了68幅修复好的馆藏书画,这些书画多为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名家作品。修复师们通过“清洗去污”“揭裱补缺”“全色接笔”等复杂工序,让濒临损毁的文物重获新生。

市民李敏参观后表示:“没想到这些字画修复得这么完整,在这里能看到刘墉、何绍基这些名家的字画,我感到非常地震撼。”

莒州博物馆讲解员张雪介绍:“书画修复不仅是技术活,更是对历史的敬畏。通过这种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对文物修复的认知,也传递了‘修旧如旧’ 的文物保护理念。”

闪电新闻记者 陈悦溪 通讯员 李树茂 周贵雷 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