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上的试卷,改写的是考生的命运和未来,对于这种意义重大的考试,时间安排尤为重要,而高考改革影响下,山东省也采用了4天的高考安排,对此,家长们的意见不一。
争议之声从未断绝,只是家长们没想到,2025年山东省的高考时间安排并未因家长们的声音而发生改变,当家长们看到今年的高考时间表后,内心可谓是五味杂陈。
具体安排是从6月7日开始至10日结束,长达四天。其中格外引人注目的是6月8日,上午完全空档,考生只等着下午两小时的英语考试。9日部分组合的考生需要一天内连考三科,而选择史地生组合的学生则需要在最后一天参加考试,且考完后要等到12点30分才能吃午饭。
“这都受不了,回家种地吧”,山东2025高考4天安排出炉,引热议
家长们的不满情绪也再度高涨:第一天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还比较容易接受,可这第二天一上午啥也不干,干等着就为了下午考一门英语,这不是浪费时间吗?如果不把英语单独放在一天下午,甚至可以将时间压缩到三天,也让学生少遭一天的罪。
高考虽然是在6月份举行,但那个时候天气已经比较炎热了,尤其是中午!一想到孩子们要在这样的天气苦战4天,不仅要面对高考的压力,还要忍受气候的折磨,家长们的心疼溢于言表,关键是家长也得全程陪同,几乎是把孩子们要品尝的苦一起尝一遍。
除了要考四天外,还有不少细节之处让家长感到不满,第一天的考试午休时间好歹是从11:30分开始的,而最后两天的考试午休时间则是从12:30分开始的,本来考试消耗量就大,这坚持到大中午,孩子们肚子都饿瘪了,考试状态还能好吗?
家长们的担忧,其实都围绕着考试时间安排是否合理为出发点的,核心诉求就是不希望孩子因为高考的时间安排而遭罪,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家长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在高考这么关键的时候,可没想到评论区却发出了许多不同的声音。
有网友直言:“高考是选拔式考试,这都受不了直接回家种地就行了”,更有网友说起了风凉话:“先好好学习,等你制定规则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个的合理性了”。
一张山东省高考时间表引起的热议令人唏嘘,其实站在不同人的角度,我们都能理解对方的心态和出发点,但站在制定者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安排也并非家长们所说的“完全不合理”,自然也不是网友们口中的“受不了就回家种地”。
早期高考往往集中在三天内完成,追求高效率;而近年来多地采用四天模式,显然更加注重考生体验。整体看时间安排是“松弛有度”的,被单独放在一天的英语考试,其特殊性也是比较明显的——有英语听力,为了保证听力环境的最佳状态,把英语单独放在一天考也是有合理依据的。
高考不仅是知识的答卷,也是人生历练的必修课
当然也有网友猜测:这样的安排或许是因为数学太难了,避免学生因为考完数学就心态崩溃,把英语放在第二天下午,好歹能给孩子们一个缓冲的时间,调整一下心态,否则直接心态崩溃下面的科目也没办法考了。
适当延长考试周期,虽然看似"拖延"了过程,但实际上可能帮助考生在各科目间得到更充分的休息和准备,尤其对于需要调整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科之间的切换尤为重要。
至于后两天的考试“一天考三科”的安排,若非要强调其不合理之处,笔者倒是觉得,怎么说也好过于文理分科之前的“一场考三科”,如果非要比较一下二者之间的考试状态和得分情况,还是如今的安排要好一些,起码不至于异常那个文综或者理综考试,直接把学生累到手腕酸痛,脑袋空空。
对于家长们来说,所有的抱怨和不满,都是基于对学生的担忧和心疼,但作为家长们也必须明白:当下阶段,已经到了孩子们人生的关键转折点,抱怨和吐槽改变不了既定的事实,反而会间接向孩子们传递焦虑的情绪。
与其抱怨不如想办法积极应对!天气热就给孩子准备一些降温消暑的工具,午休时间较晚就在第科目考试结束之前给孩子们准备一些补充能量的小食作为加餐,人生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在高考这个关键节点学会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何尝不是人生极具含金量的一节必修课呢?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