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里,星二代这个标签就像一块耀眼的招牌,
但李亘偏偏不买账。
他是李雪健的儿子,长得特别像父亲,
顶着老爸的名气,却一心想着靠自己当导演。
在流量和关系盛行的圈子中,他低调得像个普通人,
用努力拍摄真实的故事,硬是闯出了一条路。
01
北京胡同深处,八十年代末的李亘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艺术家庭。
父亲李雪健那时还是个跑龙套的小演员,
母亲于海丹忙于剧团事务,家里总是冷冷清清。
小李亘学会了自己洗袜子,省下早餐钱去买连环画。
父母从不讲究排场,衣服穿到褪色发白,
逢年过节也只是多炒一个菜。
这样的家风,让李亘从小就明白,生活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后来李雪健越来越有名了。
拍《焦裕禄》的时候,他瘦得皮包骨头,
晒得像个地道的农民,只为把角色演活。
片子播出后,街坊邻居指着电视夸赞,那是个优秀的演员。
李亘坐在沙发上看着,眼睛湿润了,心底也种下了某种信念。
他知道,父亲的每一步都是拼尽全力走出来的。
可是父亲在家的时间很少,一拍戏就是几个月。
母亲也在忙着拍戏,家里常常只有李亘一个人。
他学会了不撒娇,写完作业就盯着电视里的老电影,
琢磨那些故事是如何讲述的。
在别人眼里,“星二代”似乎自带光环,
可在他这里,更像是个空壳子,
没人给他铺路,也没人宠着他。
初中时,同学们聊起李雪健,他只是笑笑,话题一转就过去了。
他不想活在父亲的影子之下。
到了青春期,家里发生了一件大事。
李雪健被查出患有咽喉癌,家里积蓄全都投进了医院。
父亲拖着病体还要坚持拍戏,回家时嗓子沙哑得说不出话。
母亲红着眼睛守在床边,李亘咬紧牙关没有流泪。
他开始送报纸、课后去餐馆刷盘子,
攒下的钱悄悄放进母亲的包里。
那时候,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要让自己坚强起来,不能拖累家人。
02
高考那年,李亘一心想要成为演员,
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系。
考试那天,他站在考场外,攥着准考证,手心全是汗。
然而成绩下来,如同一盆冷水泼下来,他没考上。
他坐在房间里,望着墙壁发呆,
脑海里全是父亲曾经说过的话:“想做什么,就要自己争取。”
他没有放弃,收拾好心情,转身考进北京语言大学,学习日语。
大学期间,他拼命学习,拿到了公派留学的机会,去了日本。
那是完全陌生的地方,语言不通,生活费紧张。
他在一家小餐馆找到了工作,
每天负责端盘子和洗碗,常常忙到深夜。
东京街头,霓虹灯闪烁,
他拖着疲惫的步伐走回去,租住的小屋子冷得像冰窖。
偶尔有客人聊天,他竖起耳朵听,记下那些关于生活的点滴。
在日本的日子虽然苦,却让李亘看清了自己的方向。
他开始觉得,当演员或许不是他的路。
他更想站在镜头后面,把那些街头巷尾的故事拍出来。
夜晚的便利店,卖鱼的大叔,
独自吃饭的白领——这些画面在他的脑海中流转,
慢慢形成一个念头:他要当导演。
回国之后,他鼓足勇气,
成功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攻读硕士学位。
这次,他没有再错过机会。
入学那天,他站在北电的操场上,
风吹过脸颊,仿佛终于触碰到了梦想的边缘。
03
在北电的日子就像一场战斗。
李亘泡在剪辑室里,盯着屏幕逐帧抠细节。
剧本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笔记本上满是涂改的痕迹。
同学们熬夜讨论镜头,他从未缺席,
烟灰缸堆满了烟头,桌上摆着已经冷掉的泡面。
毕业前,他拍摄了一部短片,讲述一个初来城市的年轻人,
懵懂地寻找自己的道路。
影片放映时,台下有人悄悄擦眼泪,
业内也给予了肯定,说这小伙子有一股真诚劲儿。
真正让他站稳脚跟的是第一部剧情长片。
2019年,他带着团队去了日本,拍摄《如果有一天我将离开你》。
故事讲述一名中国留学生在异乡的生活,
镜头里充满了东京街头的烟火气息。
预算少得可怜,设备是租来的,演员全是新人。
他独自背着相机外出选景,
直到凌晨还在修改剧本。
拍摄完成后,在剪辑室里他熬红了双眼,
硬是把片子打磨得干净利落。
影片在青年电影展上放映,观众席里掌声不断。
在一次上台采访的时候,李亘讲话时,
台下的李雪健满脸骄傲地看着他,他曾告诉李亘,
如果你拍得好,那是大家捧你;
如果你拍得不好,那就是你作为导演的能力不足。
当时李亘不太理解,但随着时间推移,
这句话正是点醒他的关键。
李雪健确实培养出了一个出色的儿子。
后来,李亘的奖项接踵而至,
圈内人开始记住这个叫李亘的年轻人。
有人问他怎么拍出如此真实的故事情节,
他只回答:“我见过那些人,经历过那样的日子。”
他还尝试拍摄了一部纪录片,镜头对准北京的老胡同,
记录那些拆迁前的最后时光。
虽然规模不大,却让他更加明白,电影不只是讲故事,还需要用心。
04
李亘的成长路上,家始终是他最大的底气。
父亲李雪健从不给他拉资源,却总是在关键时刻推他一把。
观看他第一部片子时,老人家皱着眉头说节奏差点意思,
李亘没有反驳,回去修改了半个月。
母亲于海丹更像是一位知心朋友,每次新片上映,
她都是第一个观众,笑着鼓励,又悄悄指出问题。
李亘与父母住得不远,有空就回去吃顿饭。
2024年,李雪健身体好转,带着一家人回了趟老家。
乡下的老屋依然存在,院子里晒着玉米,
李亘帮忙干活,笑得像个孩子。
他不喜欢抛头露面,圈内的八卦与他无关。
朋友们说他是个怪人,宁愿窝在书店看书,
也不爱参加热闹的聚会。
他常说,父亲教给他最多的就是态度。
拍戏再辛苦,李雪健从不喊累,哪怕生病也要把戏磨好。
这种精神,李亘学了个十足。
他不追逐流量,也不热衷炒作,只想把每个镜头都拍得有血有肉。
在娱乐圈这片天地,他像一阵轻风,悄然来临,却让人难以忘怀。
05
如今38岁的李亘既是导演也是编剧,他的成就,
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家风,他才能认清自我。
他们的教育方式,也给很多家庭带来了思考,
尊重孩子的选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信息来源;1、文艺评论丨评影片《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当情感成为一种血缘.百家号-文汇报2、1905电影网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