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你今天必须离开这个家!
我忍够了!"
女儿拍桌而起,声音尖利。
"我...我哪里做错了?"
老人颤抖的手扶着墙。
"错?
从你踏进这个门的第一天,我的生活就全乱了!"
门外,十岁的男孩攥紧手中的卡片,眼含泪水。
01
王老伯今年八十岁了,身体还算硬朗,只是腿脚有些不便。自从老伴三年前去世后,他就一直独居在老房子里。那是一栋位于城郊的老式平房,年久失修,冬冷夏热,但王老伯舍不得离开,那里有他和老伴四十多年的回忆。
去年十一月的一个周末,女儿王丽突然带着丈夫张明和孙子小浩来看望他。
"爸,您看这房子漏风漏雨的,冬天快到了,您一个人在这怎么过?"王丽环顾四周,皱着眉头说道。
王老伯笑着拍拍自己的胸脯:"没事,我一个人住习惯了,帮我修修漏洞就行。"
"修?这老房子都快散架了,能修好吗?"
张明插话道,"爸,我们商量好了,您就跟我们一起住吧。我们那三室两厅的房子足够大,您也能照顾小浩,我和丽丽平时上班太忙了。"
王老伯犹豫了。他看了看自己住了大半辈子的屋子,又看看一旁期待的外孙小浩。小浩正眨巴着大眼睛,满脸期待:"爷爷,跟我们一起住吧,我可以每天听您讲故事!"
老人的心软了。也许,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搬家那天,王老伯只带走了几件换洗衣服和老伴的照片。看着老宅的大门被锁上,他心里一阵刺痛,但转身看到外孙小浩挥舞的小手,又觉得温暖起来。
最初的日子还算和睦。王丽夫妇工作忙,早出晚归,王老伯负责接送小浩上下学,做些家务,日子过得充实而惬意。小浩放学回家,总爱缠着爷爷听故事,王老伯讲起自己年轻时的经历和那些老掉牙的童话故事,小男孩听得入迷。
但平静的日子没能持续太久。
"爸!您又把家里弄得这么乱!"一天晚上,王丽下班回家,看到厨房里的一片狼藉,顿时火冒三丈。
原来,王老伯想给小浩做他小时候爱吃的手工饺子,可他动作慢,面粉撒了一地,饺子馅也弄得到处都是。
"我...我正打算收拾呢,"王老伯手忙脚乱地解释道,"小浩说想吃饺子,我就..."
"爸,我们家有规矩的,您不能总是随便动厨房!"王丽打断了父亲的话,"您看看,这地毯多贵啊,这下全毁了!"
王老伯低下头,一言不发地开始收拾。小浩站在一旁,眼中满是委屈,但被母亲一个眼神制止,不敢说话。
这只是开始。随着时间推移,冲突越来越多。
王老伯有节约的习惯,总是把塑料袋、纸盒子收集起来,堆在自己房间的角落里。他洗澡喜欢接水,用扫把擦地而不是拖把,这些在王丽眼里都是"落后"的生活习惯,与他们家"高档小区的形象"不符。
一次,王丽的几个同事来家里聚会,看到厨房水槽里放着王老伯留着洗菜的水,露出了嫌弃的表情。王丽当场就觉得脸上挂不住,等客人走后,对父亲大发雷霆。
"爸!我跟您说过多少次了!这不是您那个年代了!省点水算什么?您知道我今天有多尴尬吗?"
王老伯缩在沙发一角,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丽丽,爸不是想省钱,是习惯了,以前家里条件不好..."
"以前以前,现在不是以前了!"
王丽气得直跺脚,"我们家不缺那点钱,您能不能别把您那些老古董习惯带到我家来?"
张明站在一旁,欲言又止,最终选择了沉默。
小浩却忍不住了:"妈妈,爷爷没做错什么呀..."
"小孩子别插嘴!"
王丽瞪了儿子一眼,"去房间写作业!"
小浩委屈地看了爷爷一眼,慢吞吞地回了房间。
从那以后,王老伯变得更加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的一举一动惹女儿不高兴。他不再下厨,不再随意收集物品,甚至尽量减少在公共区域的活动,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电视或发呆。
唯一让他感到安慰的,是每天接送小浩上下学的时光。
"爷爷,您别难过,妈妈她只是工作压力大。"一天放学路上,小浩挽着爷爷的手,安慰道。
"爷爷没事,爷爷明白。"
王老伯拍拍外孙的小手,"你妈妈是为这个家辛苦,爷爷理解。"
"可是她不应该对您大吼大叫。"小浩嘟着嘴,"老师说要尊敬长辈。"
王老伯笑了笑,岔开话题:"今天学校有什么新鲜事吗?"
小浩兴奋地讲起学校里发生的趣事,暂时忘记了家里的不愉快。但王老伯心里清楚,问题正在变得越来越严重。
02
王丽夫妇的不满不仅限于生活习惯。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开始对王老伯照顾小浩的方式产生质疑。
一天,小浩放学回家,兴冲冲地展示自己数学考试得的80分。
"还行,不过为什么不能考得更高呢?"王丽看了一眼试卷,随口问道。
"因为我把一道题算错了,下次我一定能考90分以上!"小浩信心满满地说。
王老伯在一旁笑着鼓励:"已经很棒了,比上次进步了10分呢!爷爷相信你下次会更好!"
"爸,您就知道惯着他,"王丽皱眉道,"您当年是怎么要求我的?不是说必须考满分吗?"
"那...那不一样,现在压力别那么大..."王老伯小声辩解。
"怎么不一样?"
王丽语气变得尖锐,"正因为您这样惯着他,小浩才一次次退步!老师都说了,他最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质量下降!"
"我不是...我只是想鼓励他..."
"鼓励?您教育孩子的方式已经过时几十年了!现在的孩子要有竞争意识!"
王丽越说越激动,"从明天开始,您别再帮小浩辅导功课了,我请了补习班,放学直接去补习班,不用您接了!"
王老伯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小浩站在一旁,眼里闪着泪光。
从那天起,王老伯的责任一项项被剥夺。不能辅导功课,不能单独带小浩出门,甚至连给他讲故事也要经过王丽的审核——"您那些老掉牙的故事会影响小浩的价值观!"
一天晚上,王老伯偷偷溜进小浩的房间,想给他讲睡前故事。
"爷爷!"小浩惊喜地坐起来,"我好几天没听您讲故事了!"
"嘘,小点声,"
王老伯竖起手指,"今天爷爷给你讲个新故事,讲完就睡,好吗?"
小浩兴奋地点点头。王老伯刚开始讲述,房门突然被推开。
"爸!您又来灌输那些陈旧思想了?"
王丽站在门口,双手叉腰,"小浩明天还有考试呢,您就不能让他好好休息吗?"
"妈妈,爷爷只是给我讲个睡前故事..."小浩小声辩解。
"讲什么故事?讲您那个年代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还是什么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王丽冷笑道,"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您那套早就行不通了!"
王老伯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最终默默站起身,低头走出了房间。
小浩想追出去,却被母亲拦住:"写作业去!别再让爷爷影响你学习!"
随着冲突加剧,王老伯在家中的地位越来越尴尬。他几乎成了一个透明人,除了必要的交流,几乎没人理会他。他的房间成了唯一的避风港,大部分时间都躲在里面,不敢出声。
邻居们似乎也察觉到了这家的不和谐。有一次,王老伯在小区花园散步,遇到住在隔壁的李大妈。
"老王啊,看你最近气色不太好啊,是不是住在女儿家不习惯?"李大妈关切地问。
王老伯勉强笑笑:"没事,挺好的,他们对我很照顾。"
"真的吗?前几天我好像听到你们家吵架了。"李大妈压低声音,"现在的年轻人,唉,不像咱们那个年代,知道孝敬老人..."
"没有的事,丽丽很孝顺,就是工作忙,脾气急了点..."王老伯急忙为女儿辩解。
"行吧,有什么事就来找我聊聊,老头子不在家,我一个人也挺无聊的。"李大妈拍拍他的肩膀。
回家路上,王老伯心事重重。他不想成为女儿的负担,也不想让外人觉得女儿不孝顺。但现实是,他越来越感到自己是这个家的局外人。
事情在一个周末迎来了转折。
那天,王丽夫妇带小浩去参加同学的生日派对,家里只剩下王老伯一人。他想给大家准备顿饭,表达自己的心意。他小心翼翼地在厨房忙活,生怕弄脏了地板或者打破什么东西。
就在他端着刚炒好的菜从厨房出来时,脚下一滑,整盘菜扣在了客厅的地毯上。更糟的是,汤汁飞溅到了一旁的落地花瓶上,那个王丽最心爱的进口花瓶摇晃几下,轰然倒地,碎成了几片。
王老伯呆立在原地,浑身发抖。他知道,这下麻烦大了。
三小时后,王丽一家回到家,看到的就是这幅景象:客厅一团糟,珍贵的花瓶碎片散落一地,王老伯坐在沙发上,一脸惶恐。
"爸!您做了什么?"王丽尖叫起来,"这个花瓶是我们去意大利旅游买的纪念品,值两万多啊!"
"对不起,丽丽,爸不是故意的,我...我想给你们做顿饭..."王老伯声音颤抖。
"做饭?我不是告诉过您别动厨房吗?为什么就是不听呢?"
王丽几乎是吼了出来,"您知道我们多辛苦才买的这套房子吗?现在地毯毁了,花瓶也碎了,您怎么赔?"
"我...我..."
"算了,别说了,"王丽挥挥手,像是下定决心,"爸,我们得谈谈,不能这样下去了。"
03
当晚,一场家庭会议在餐桌前展开。小浩被要求先回房间做作业,但他悄悄站在房门后,听着外面的对话。
"爸,这几个月来,我们已经尽力了,但事实证明,这种同住的方式根本行不通。”王丽的语气冷静而决绝。
"是我做得不好,丽丽,爸以后会更小心的..."王老伯低着头,声音几乎微不可闻。
"不是小心不小心的问题,"张明接过话头,语气比妻子缓和些,"爸,我们考虑过了,也许您搬到养老院会更好。那里有专业人员照顾您,环境也好,有很多同龄人可以聊天..."
"养老院?"
王老伯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震惊,"我...我不去养老院!"
"爸,您别激动,现在的养老院条件很好的,"
王丽插话道,"我们已经看好了一家,环境特别好,每月费用我们来付..."
"不是钱的问题!"
王老伯突然提高了声音,这在过去几个月几乎没有过,"我不去养老院!那里...那里都是等死的地方!"
"爸!您这是什么观念?"
王丽拍案而起,"现代养老院是专业的养老机构,怎么能说是等死的地方?您要是觉得不好,干脆搬回您那个老房子去住好了!"
"丽丽!"张明皱眉制止妻子,但为时已晚。
"我就是添乱了,是吧?"王老伯的眼眶湿润了,
"我知道我是负担,可我没想到...没想到自己的女儿会这样对我..."
"爸,我不是那个意思,"王丽的语气有些软化,
"我只是...最近工作压力大,言重了..."
"不,你说得对,"
王老伯突然平静下来,"我应该搬回去。那是我的家,住了大半辈子了,我舍不得。"
"可那房子都漏风漏雨的..."
"我自己修,我还能动。"
王老伯固执地说,"明天我就走。"
王丽和张明对视一眼,似乎也松了口气。
"那...那好吧,我们明天送您回去,再帮您把房子修一修..."
"不用,我自己回去就行。"王老伯站起身,
"我去收拾东西了。"
说完,他缓缓走向自己的房间,佝偻的背影在墙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小浩听到这一切,眼泪吧嗒吧嗒地掉下来。他不明白为什么爸爸妈妈要赶走爷爷,不明白为什么大人的世界这么复杂。他偷偷溜回自己的房间,从书包里拿出一张彩色卡纸,开始认真地写写画画。
第二天一早,王老伯就收拾好了简单的行李。他带走的东西不多,衣服、日常用品,还有老伴的照片,装在一个旧旅行箱和一个布袋里。
"爸,您再考虑考虑吧,要不去养老院住段时间试试?"王丽站在门口,语气中有一丝愧疚,但更多的是解脱。
"不了,丽丽,爸还是喜欢自己的老房子。"
王老伯淡淡地说,"谢谢你们这几个月的照顾。"
"那...那好吧,我让明明开车送您..."
"不用,我自己打车去。"王老伯提起行李,向门口走去。
就在这时,小浩从房间冲出来,拦在爷爷面前。
"爷爷!等一下!"
王老伯停下脚步,勉强露出微笑:"小浩,别难过,爷爷回自己家住,你放假了可以来看爷爷..."
小浩没有说话,只是从背后拿出一张折叠的卡片,递到爷爷手中。王老伯疑惑地接过,缓缓展开。
卡片上有什么,谁也没看清,但所有人都看到,王老伯的表情从震惊到感动,最后变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他深深地看了小浩一眼,轻轻摸了摸他的头,然后转身走向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