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援引日本共同社、《日本经济新闻》等报道,近日,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就中美双方同意互降115%关税一事表示:“将继续保持高度关注。”据悉,日美计划5月中旬后密集举行部长级贸易谈判,赤泽亮正将在日方团队中发挥主导作用。就中美两个经济大国此前互征高关税,赤泽亮正分析称,这“实际上已演变为堪称互相禁运的状态”。他同时表示,“关于美国与第三国之间的磋商不便逐一置评。”

美日谈判僵持不下的一大原因在于日本政府的强硬表态。日本政府此前希望继续保留将汽车等“零关税”纳入全面谈判之中的政策基调。针对英美两国就汽车关税达成协定,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这只是一种模式,然而我们呼吁取消关税,并不是10%就可以满足。”日本不会接受只处理外围议题的“片段式”安排,也无意提前就汽车以外领域达成单项协议。他强调,“包括汽车在内的结构性关税问题必须作为整体处理,日本的谈判立场很明确”。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近日,中国商务部和外交部同时发布公告“在多方考量之下,中方同意恢复与美方的接触”,而之所以恢复接触是因为美方通过多渠道和中方沟通,因此在美方的请求下答应了这次的会谈。也就是说这次的会谈是在美方多次邀请,中方出于礼貌才给出的回应。如今国务院副总理前往瑞士开启为期3天的访问,而在这次访问期间中方代表团不仅将和瑞士代表团进行对话,还将和美国代表团进行对话,开启双方的破冰之路,重启中美间的贸易谈判。

在本轮关税战和贸易战之中,面对咄咄逼人的美国的威胁和霸凌,中方始终坚持“坚决反制、奉陪到底”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维护国际经济秩序,二是为了让美国意识到中方是与美国等量齐观的对手。在为期一个多月的贸易战期间,中方多次呼吁美国需要以平等的眼光和心态走上正确的道路,而美国对此的态度从一开始的充耳不闻,到后来的摇摆不定,再到最后的主动求和,这其实已经充分说明了,美国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已经不再能够一家独大。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据彭博社报道,美国前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称,美方已向中方做出警示,要求中方禁止芬太尼化学品流向美国,如果中方不允配合,那么将遭到美国的关税报复。面对美方的挑衅,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芬太尼问题是美国单方面的问题,责任不在中方。很显然,若美方执意攀咬,无视中方善意,那么中方必将采取应对措施,来维护自身利益。此外,外交部发言人还强调,如果美方想要和中方继续开展经贸合作,就该摆正态度,放弃污蔑抹黑。

如今的局面,更着急的一方显然是特朗普。近日,特朗普表示,经过日内瓦会谈后,中美经贸关系正全面重启,他希望能够与中方达成长期协议,同时表示希望这周末能够和中方最高层通话。今年1月份,特朗普就表示希望能够在上任后一百天内实现访华。关税战爆发后,特朗普更是多次向媒体放风,暗示希望能和中方开启谈判。不难看出,特朗普一直以来都十分急切的想要达成交易,对华加征关税等措施,也都是为了逼中方谈,并制造更多筹码。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从战略层面看,这也反映出中美关系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表面是贸易关税回调,实质是战略姿态转变。中方用稳定和务实的方式,逐步将美国从极限施压的节奏中拉出来,让对方看到对抗没有出路,合作才有空间。要知道,特朗普虽然嘴上强硬,但本质上仍是一个典型的“交易型”政客。只要中国能提供他想要的谈判成果,他也愿意“放下身段”。这一次,中美谈成阶段性协议,其实就是中国策略性、分阶段应对美国压力的成功体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