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巴基斯坦空军在“5·7空战”中痛击印度空军,尤其是巴方以进口自中国的歼-10CE战斗机和PL-15E远程空空导弹,击落印军“阵风”战斗机一事,国内互联网上已经有了太多太多的报道、深挖和讨论。既然如此,今天我们或许不妨来说点别的,那就是印军对巴基斯坦所造成的打击和损失。毕竟在这场短促的交战中,印度也并非处于单方面挨打的境地。
巴基斯坦博拉里空军基地遭“布拉莫斯”命中
综合印度和巴基斯坦各自公开的消息来看,在此前的一战中,印度空军向巴基斯坦境内目标发射了部分印度国产巡航导弹“布拉莫斯”。可以确定的是,巴基斯坦重要的空军基础设施,即博拉里空军基地遭到了集中打击,机场跑道、滑行道和一座机库等,均被“布拉莫斯”命中。虽然尚无法确定巴基斯坦空军战机是否因机库被炸而出现损失,但起码可以肯定的是,“布拉莫斯”的精度还是不错的。这款由印度和俄罗斯联合研发的超音速巡航导弹,至少可满足命中机场跑道和瘫痪机场起降功能的效果。
印军苏-30MKI战斗机发射空射型“布拉莫斯”
而在国内军迷圈中,一些人发出了疑问,即巴基斯坦不是装备有进口自中国的“红旗-9P”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和“红旗-16EF”中程防空导弹系统吗,为何没能对“布拉莫斯”巡航导弹实施拦截呢?按理来说,飞行过程全程处于大气层内的巡航导弹,不是比飞行中段冲出大气层,并在末段以5马赫以上的速度进行突防的弹道导弹,好拦截多了吗?好吧,事情其实还真没有那么简单……
解放军自用的“红旗-9”系列远程防空导弹系统
仅从理论上来说,受全程处于大气层内飞行这一性能特点的影响,对巡航导弹实施反导拦截作战的难度,确实要比拦截一枚弹道导弹容易一些。但时至今日,上至如中国和美国这样的世界级军事大国,下至各地区级军事强国,对新型巡航导弹的研发和追求,依旧没有终止。原因就在于,看似拦截难度相对较低的巡航导弹,其实际突防效果远没有那么低。我们常说的“防空防空,十防九空”,同样适用于针对巡航导弹的反导拦截作战。
高炮阵地也可有效拦截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
在巡航导弹的飞行航路附近部署防空导弹阵地和高炮阵地,是拦截巡航导弹的一种有效手段,但问题就在于,你怎么知道敌方发射的巡航导弹会经过哪里呢?要知道,与飞行弹道呈固定抛物线的弹道导弹不同,现代先进巡航导弹的飞行航路,是可以提前规划和实时受控改变的,这是为了尽可能地避开可能受到的防空火力的拦截。还是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对手愿意,其甚至可以让巡航导弹绕一个弯路,从目标的侧方或后方发起突袭。
巴基斯坦装备的“红旗-16EF”防空导弹
以此次印度和巴基斯坦爆发激烈交战的克什米尔地区来看,双方实控线的长度高达740公里。身为空袭行动发起方的印度所发射的“布拉莫斯”导弹,可能从实控线上的任何一个方向突入巴方上空并冲向目标。而作为防守方的巴基斯坦,却不可能让自家的防空导弹部队和高炮部队平摊到整条实控线附近,即后者注定会存在一些防空反导火力空白区。
防空导弹都有着拦截斜距极限
不仅如此,即便我们假定,巴基斯坦方面试图将防空导弹部队平摊到整条实控线附近,尽量让各防空阵地的对空火力覆盖范围实现“不留死角”,其实也不一定能防住“布拉莫斯”的突袭。原因在于,防空导弹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拦截斜距。对于一些飞行航路处于拦截斜距之外,或是濒临拦截斜距极限的巡航导弹,防空导弹的反导拦截成功率会非常低。
巴方很难将防空战力平摊到实控线上
想象一下,如果某枚“布拉莫斯”的飞行航路,恰好处于两座防空阵地的防空导弹拦截斜距极限,那其就有很大概率从两座防空阵地的火力重叠区内实现突防。所以说,让己方防空火力覆盖740公里实控线还不够,巴方还要确保各防空阵地之间的火力重叠区内,不存在互相的拦截斜距覆盖不到的地方,这就对防空阵地的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在相当程度上超出了巴基斯坦的能力上限。
解放军应更多地追求“攻势制空”
于是,这件事情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呢?一方面,国内需要进一步开发高性能防空导弹系统,继续提升防空火力打击范围、尤其是提升拦截斜距;另一方面,正如“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那样,将对手的空中战力尽可能远地消灭、最好是能将其消灭在自家机场内,就是确保己方重要目标的最有效手段。美国空军提出的“攻势制空”概念,即在敌人的头顶上夺取制空权,正是解放军所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