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推出特色活动,本次活动以响应“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这一主题为核心,依托纪念馆红色基因优势,通过线上线下多元形式,吸引广大市民及全国各地游客积极参与,成功打造了一场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进一步彰显了纪念馆作为城市红色文化名片的价值与活力。


亮点纷呈:传统与创新交融,线上与线下结合


纪念馆“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期间,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推出线上虚拟展厅和线下实体展览,讲好红色故事,传播济南声音,增强红色文化凝聚力、传播力、影响力。线上虚拟展厅把珍贵的历史图片、实物、丰富的影像资料与VR全景展览深度融合,观众在云端聆听红色故事,重温红色记忆,增强了展览的吸引力、影响力和丰富性。纪念馆《齐鲁曙光》基本展陈通过“社会变革 历史选择”、“点燃星火 彰显初心”、“工农运动 异军突起”、“土地革命 前仆后继”、“信仰弥坚 铁血担当”、“重建省委 抗日救亡”6个板块,讲述了山东党组织创建、斗争、发展的历程。


热闹有趣:沉浸式互动体验,感悟红色文化魅力


参加“红色寻迹——纪念馆文物寻宝打卡”的观众们手持“寻宝图”,在纪念馆展厅内积极寻找馆藏文物,通关寻宝的观众获得文创纪念品一份。观众在寻宝互动中沉浸式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感受红色文化传播魅力,红色基因在寻觅间悄然传承。参加“红色印记——非遗拓印活动”的观众,在印有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旧址场景、纪念馆卡通人物“泉东东”等雕刻成的拓片上拓印,颜料缓缓渗透在薄如蝉翼的宣纸上,一幅幅观众亲手拓下的作品映入眼帘,观众在全方位感受非遗之美的同时,深度体验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深度耦合的魅力。


社会反响:聚焦守正创新,引发红色文化传承集体共鸣

一名来自槐荫区恒新小学的学生说“听了无数先烈用热血和生命写下的革命故事,让我觉得他们的精神就像火炬,照亮我们成长的道路,我们要铭记历史,好好学习,做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人。”纪念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参观人员,实施分众化讲解,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影响力,使研学体验更深入人心,持续丰富解说形式和宣讲内容,积极创新教育方式,不断强化党史宣传教育力度和红色文化传播深度,继续做大做强“泉映初心”宣讲品牌。”来自山东大学的一名在校生表示,“寻宝活动特别有意思,融入性很强,大家在活动中学习红色文化,让中共山东早期红色历史的精神得到有力的宣传。”


为进一步发掘好、保护好、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纪念馆充分发挥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济南市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济南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积极作用,常态化开展“纪念馆里的思政课”红色研学活动,让青少年学生在研学活动中深刻感悟红色文化的时代魅力,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感和奋斗精神。红色场馆、革命遗迹变身思政课堂,青少年学生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参观室内展览、寻访红色旧址、瞻仰烈士纪念雕像,开启了一场场生动的红色“思政课”。纪念馆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未来纪念馆将继续创新“技术+文化+教育”模式,持续打造“沉浸式红色教育”,做好红色研学服务保障工作。(记者:徐瑶 贾晓婷通讯员:安梁 王莹 张源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