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川滇交界的乡城县白依乡虫草山与香格里拉市东旺乡虫草山,宛如两尊身披银铠的巨人,静静对峙在天地间。两山之间,警车在海拔落差近2000米的盘山路上颠簸前行,每爬高一百米,发动机吃力地轰鸣,车轮就打滑十余次,几进几出时,碎石子哗啦啦往悬崖下掉,车窗外的杜鹃花海和原始森林不断被抛在身后。
经过1多小时的“之”字形攀爬。上午9点,3名执勤民辅警携手白依乡政府工作人员、准时抵达“目如次可”执勤点。这里没有春日的绿意,只有呼啸的寒风和终年不化的积雪,还有执勤队伍书写的关于“南路先锋”的故事。
“冰水淬初心,风雪铸担当”
在海拔4500米的“目如次可执勤点上,驻守的民辅警们时常面临着缺氧、严寒、陡峭山崖的重重考验,更要迎接一年一度的“生存挑战”。初上山时,多数人因海拔落差难以入眠;劈柴生火时,每一次挥斧都气喘吁吁;巡逻途中,肺部灼烧,70度陡坡需手脚并用,凛冽寒风又会瞬间将汗水凝成冰晶。这便是乡城公安连续第11年驻守虫草山的真实写照,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共富警务理念,在守护平安中助力共同富裕。
5月18日正午,刺眼的阳光徒劳地洒在覆雪的虫草山,未能融化分毫寒意。斗比营地内,刚结束巡逻的民辅警们佝偻着被寒风与疲惫压弯的脊背归来,他们的脸颊被高原的风沙磨得通红皲裂,制服上凝结着未干的雪水,还沾着攀爬陡坡时蹭上的泥土。
众人依次蹲在结满冰棱的水流旁,刺骨的冰水裹挟着残雪奔涌而下。“嘶 —— 这水比雪山的风还瘆人!”第一次参加草山勤务的特巡警队员曲批倒抽着凉气,却仍倔强地将脸凑近水流,任这寒意驱散满身的困倦。身旁的老队员仁青一边搓着冻得发紫的双手,一边笑着打趣:“习惯就好,等咱们下山,这都能当冰疗体验吹了。”
冰凉的雪水冲刷着脸上的沙尘,也冲不散驻守民辅警眼中的坚毅。有人说起巡逻时在陡峭山路上惊险打滑的瞬间,引来一阵心有余悸的唏嘘;有人分享发现牧民遗落工具帮忙送回的经历,换来几声由衷的赞叹。在这冰冷的水流旁,他们用带着疲惫的笑声,将一路的艰辛与风霜,化作守护这片雪山的坚定信念。
“帐篷普法忙,筑牢共富路”
在乡城县白依乡虫草山的采挖季,边界纠纷曾是横亘在群众增收路上的“拦路虎”。乡城公安以共同富裕示范县创建为指导,充分发挥共富警务效能,多年来及时化解多起跨界采挖纠纷,有时甚至多次翻山调解。
“采挖虫草要守边界线,就像牧羊不能越界。”这样的“帐篷普法”开场白,每日都需要开展10余次。执勤队员利用巡逻间隙,走进白依虫草山百余顶帐篷,向群众讲解政策法规,普及护林防火、生态保护知识。
近年来,在共同富裕示范县创建与共富警务法治建设的持续推进下,群众法治意识显著提升,从“不懂法” 转变为 “主动守法”。乡城公安用法治力量,为白依虫草山共富之路筑牢秩序根基。
“茶香融坚冰,警民同根生”
“2020年第一次带队上山,那场景我到现在都记得清楚。”白依派出所负责人扎西罗卜轻抚着泛旧的警帽檐,目光投向远处终年不化的雪峰,嘴角勾起一抹复杂的苦笑,“老乡们听见警车声,慌忙拉紧帐篷帘子;小孩子们吓得躲在牦牛身后,跌跌撞撞往山里跑,扬起一片雪雾。”彼时的虫草山,每一顶帐篷都是封闭的孤岛,巡逻民辅警走近时,连帐篷缝隙里漏出的风声都透着戒备,空气仿佛瞬间凝固成冰。
真正的转机藏在一个风雪呼啸的下午。2021年5月18日的下午三点,急促的求救电话划破寂静—— 牧民次仁家的牦牛群受困暴风雪,受惊的牦牛在齐腰深的积雪里横冲直撞,随时可能坠入悬崖。接到求助电话后,扎西罗卜立刻集结队伍,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在雪原上。刺骨寒风如利刃割面,睫毛结满冰霜,八小时的搜寻,每一步都在挑战体力极限。当浑身湿透、冻得发紫的出警民辅警们将最后一头牦牛平安送回时,村民次仁颤抖着双手捧上滚烫的酥油茶,蒸腾的热气模糊了所有人的眼眶。
“日常皆暖意,点滴见真情”
自那以后,温暖的故事在雪山间不断上演。雨雪天里,他们化身“守护神”,背着行动不便的老人蹚过泥泞山路;寒风中,他们成了“修房匠”,爬上摇摇欲坠的帐篷支架,为独居老人加固漏风的毡布;还主动联合辖区卫生院,在海拔 4000多米的营地开展义务巡诊,为群众送去健康关怀。这些细碎却滚烫的日常,如同春日暖阳,一点点消融了横亘在警民之间的坚冰。
如今,在共同富裕的理念滋养下,白依虫草山焕发全新生机。巡逻民辅警走过采挖点,总会被热情的呼喊声留住脚步:“警官快来瞧瞧,今年这根虫草品相绝了!”手机微信群里,一有恶劣天气预警,“收到”的回复便如雪花般刷屏。曾经躲着警车跑的群众,如今主动加入警民联防队伍,成了守护草山的“千里眼”“顺风耳”。警民携手的身影,早已成为这片雪域高原上最动人的风景。
“共富春风雨,烟火暖警心”
然而,虫草山的艰苦。曾体现在执勤民辅警的饮食起居中。海拔4500米的雪线之上,劈柴生火是执勤民辅警每日必做之事,需将湿柴劈细烘干才能点燃。过去,他们白天用化雪煮泡面,晚上吃夹生饭,长期饮食不规律导致多数人患上胃病,如今,在共富警务理念推动下,驻守条件大幅改善。
5月10日守山起,拥雀营地炊烟袅袅,县局党委精心挑选的厨艺好手精心准备一日三餐,让执勤辅警告别了泡面生活。同时,信号实现全覆盖,曾经需步行三公里外才能发送短信报平安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这些生活条件的改善,不仅是物质上的升级,更为乡城公安更好地守护群众、助力群众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实保障,续写雪山之巅的忠诚与担当。
虫草,向来是白依乡群众的“致富金疙瘩”,可过去采挖之路布满荆棘。暴雪封山时,迷路的群众在风雪中绝望呼救;陡峭山壁下,滚落的山石随时威胁着采挖人的生命。如今,乡城公安用坚实的脚步织就一张严密的“平安网”—— 巡逻车的轨迹串联起每一处险峻采挖点,闪烁的警灯成为高原上最温暖的灯塔。
采挖户扎西攥着刚挖到的虫草,粗糙的手掌微微发颤:“以前上山,得揣着‘生死状’;现在只要瞧见警服影子,心里就跟吃了定心丸似的!” 数据无声却有力:去年虫草季,白依乡群众人均收入突破3万元,这个数字不仅是存折上的增长,更是共富路上幸福生活的“新飞跃”。乡城公安以忠诚为笔、坚守为墨,在净土香巴拉写下推动群众增收的壮丽篇章,成为了采挖群众迈向共同富裕的强劲引擎。
“薪火传旧忆,新力续担当”
在虫草山的岁月里,乡城公安的成长与群众存折上的数字“提升”紧密相连。白依派出所负责人扎西罗卜,今年已是第5次带队驻守,从2020年初到虫草山时的毛头小伙,如今成长为带队骨干,暴雪夜寻牛的经历让他记忆犹新,职业生涯虽曲折,但责任愈发沉重。他们的故事,点燃了乡城公安年轻一代守山人的热情,共富警务的使命在传承中不断前行。
“风雪铸图腾,共富践先锋”
“在前进,再奋进!” 风雪呼啸的白依虫草山上,“南路先锋”这几个字早已超越地理标识,化作乡城公安最鲜明的精神图腾—— 它是老一辈执勤民辅警膝盖上经年累月的旧伤,在巡逻的山路上烙下无声的勋章;是新警磨破的第三双战靴,在70度陡坡踏出无畏的印记;是百余顶帐篷前猎猎飘扬的党旗,在雪域高原擎起信仰的火炬;更是群众鼓起来的钱包,见证着共富警务从蓝图变为现实的生动实践。
作为南路先锋,乡城公安以雪山为证,用每一次缺氧却坚定的呼吸诠释忠诚,以每一步深陷积雪的脚印丈量担当。他们是共富路上的排头兵,用青春与热血在川滇交界的崇山峻岭间,踏出一条警民同心、携手迈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编辑校对:宣传科
一审:杨志军
二审:陈有伟
三审:李晓霞
信息来源:乡城县公安局
@甘孜警方微博
♪甘孜警方抖音